• 21阅读
  • 0回复

为让大漠变绿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为让大漠变绿洲
新华社记者 易俭如
谁不向往舒适、安逸的环境?谁不渴望过甜甜美美的生活?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的广大官兵却甘愿扎根茫茫大漠,为边疆军民引出幸福水。
给水工程团驻扎的呼和浩特,又名青城。春天里,春光明媚;盛夏时,和风送爽。可谓旅游、避暑胜地。这支部队虽“落户”于此,但官兵们常年野外作业,难得望一眼青城的绿色。
他们——打井人,为让众人饮甘泉,自己常喝苦涩水。
给水工程团官兵在内蒙古北部高原的沙漠中跋涉,曾渴得七窍生烟。实在难忍时,只得闭着双眼,强咽不洁之水。茫茫大漠,偶尔遇上一洼水,也不管上面漂着牛羊粪,扒拉一下,捧起就喝。小虫乱舞的泥浆水,他们喝过;散发着腥气、臭味的污水,也喝过。
指导员巴图忘不了那次迷路时深井舀水喝的情形。黑夜沉沉,他们四五人摸着朝前走,累得饥肠辘辘,干渴难忍。忽然发现钻探时打的废井,可高兴坏啦。连忙找来罐头盒拴上铅丝,不够长,便把每个人的腰带接上。还不够,又把鞋带解下接起来。好容易从70米深的井底打上几盒满是油垢的污水,痛饮下肚。这才又生出一丝精力,支撑身躯,跌跌撞撞地爬上一条公路……
给水团官兵四海为家,走到哪喝哪儿的水。有时喝污水引起肚胀,有时慢性中毒还不知晓。边防上有一个奇怪的“光头连”。官兵们在那戍边几年,原来乌黑、浓密的秀发渐渐稀疏、脱落了。给水团同志到此勘察水源,与他们同饮一池水。带回去一化验,那水含有害物质哩!
多年来,给水团对内蒙古地区1.5万多处水井、河流、湖泊等水源的水质进行了化学分析,并提出净化措施。官兵们豪迈地说:为让边疆军民喝上清洁的水,自己受点干渴折磨,喝点有伤身体的污水也值得。
夜深了,寒风在旷野上呼号,钻井工地却热火朝天。一位老同志头戴盔帽,一会儿操机具,一会儿搬器材,忙个不迭。地方同志亲切地称他“老师傅”,没想到他竟是给水团团长。
团长郝福田是1946年参军的“红小鬼”,如今年逾半百。资历如此之深的团长,全军罕见。郝团长每年都有2/3时间跑现场、蹲工地。他同普通战士一样住帐篷、睡马厩牛舍,吃粗茶淡饭。他从江苏鱼米之乡到祖国北疆,一干就是10多个春秋。有人问他:你这么大年纪,还一年到头四处奔波图啥?他乐呵呵地说:能给后人留片绿荫,就是我的心愿。
被评为全军优秀班长的孙正海,是位技术能手。他会操钻机,开空压机、柴油机,侧耳听听响声,就能判定机械是否正常。部队需要他这样的能人,家庭致富也寄希望于他。他远离家乡,家里从机井抽水浇灌责任田也要求人帮忙。自家的地遭受干旱,但边疆军民喝上了他引出的清泉,使他欣慰。
常年野外奔波,风餐露宿,使工程师安炳志染上严重胃病。他承担主编一幅水文地质图的任务,悄悄从卫生队要上药,便随队出征。为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忍着疼痛,跑遍分散的上百个作业点。普查归来,又一头扎进工作室,对勘测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综合分析,撰写普查报告。病情一天天恶化,人们见他拉出抽屉顶着腹部,坚持着写呀写。领导和同志们劝他抓紧住院治疗,他总是说:“等把报告写完。”当这份水文地质报告打上最后一个句号时,他却一头栽在工作台前。大伙儿急忙把他抬到医院抢救,可是,胃穿孔严重化脓,抢救无效,年仅43岁,他就匆匆离开了人间。而他主编的水文地质图则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
给水工程团官兵在内蒙古和其它地域沐雨栉风、艰苦转战16载,水文地质普查的面积达2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9个海南省。在昔日被视为不毛之地的茫茫大漠,寻找出8个自流区、14个富水带、4条古河道,年采水量达27亿立方米,相当于内蒙古高原全年采水量的4倍。(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