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少女之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6
第7版(国际)
专栏:海外见闻征文

  少女之死
步青
一九八二年,我到联邦德国美丽而幽静的海得堡大学进修。报到那天,该校外国留学生机构安排我与一位德国学生同住一个房间,说是为了使我有更多机会讲德语。我高兴极了,非常感谢他们这番好意。我的同屋比我晚到几天。一天,我正在房里自学,一位身高约一米七八,面目清秀,满脸稚气的姑娘进来了。她自我介绍说:“我叫克尔斯蒂娜,今后我们是同屋的伙伴了。”
刚开学的头一个月里,克尔斯蒂娜白天上课,晚上基本都在宿舍。有时她看电视,有时弹吉他,偶尔与我聊天。周末晚上她基本上是在夜总会或迪斯科舞厅度过。她是学体育的,对手球也有专长。但除学习体育知识外,还需学习政治、经济、哲学等。
一个月后,我发现她几乎每天都深夜才回宿舍。上午我去上课时,她还在睡大觉,几乎每天都不能面对面地谈谈。我总想找个机会问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是我知道德国人很忌讳问别人的私事,再加上自己学习比较紧张,一直未能与她作这样的交谈。
一天晚上,我在一位朋友家作客,约十点左右才回到宿舍。克尔斯蒂娜正与一位男同学聊天,她向我介绍说,这是她的男友。还没等我说话,她抱起枕头向我告别,与她的男朋友一块走了。我对她的行动感到很吃惊。后来我从德国朋友那儿了解到,德国现代青年都较放纵,他们在一起生活,但不结婚。起初老年人看不惯,现在已习以为常了。
时间如流水,一个学期结束,我也没捞着机会再与克尔斯蒂娜聊天。
新学期开始后,我和克尔斯蒂娜分别得到了单人房间。从此我们完全失去了联系。一天,我原来的邻居告诉我,克尔斯蒂娜服毒自杀了,她父母已将丧事办妥。
我吓呆了。年纪轻轻的,为何走此绝路呢?据说,她半年内交了好几个男朋友,可最后都与她分手了;再加上她平时学习不抓紧,几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因此心情非常不好。
对于我这位同学的死,我总觉得并非完全是她个人之错。在这个国家里,青年人过分强调自我、个性、以我为中心。社会、学校、家长都没有严格管教青年人,而是任其自由成长。我又后悔,当初没能与她好好谈谈,尽管我也明白,即使找她谈,可能对她也是无济于事的。像这样的青年,在联邦德国也许并不多见。但确有些青年人不读书,自暴自弃,整天为他们生活的三部曲(爱情幸福、消费享受、就业挣钱)而奋斗。据说,现今已有不少青年人在重新认识年轻一代的责任感,以及自觉遵守纪律等传统价值。但愿克尔斯蒂娜的遭遇不再在联邦德国青年人中间重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