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货币与鬼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6
第8版(副刊)
专栏:

  货币与鬼神
汪抗
读过《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有人认为,关于货币职能的理论,是资本主义出现以后才有。其实不然。因为,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就已经有关于货币职能的理论了。
记不清出自何人何书,但我记得古人说过,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市,束于帛。所谓宝于金,是价值尺度;流于泉,是流通手段;布于市,是支付手段;束于帛,是贮藏手段。这和现在《政治经济学》上讲的是一样的,所缺的一种职能是世界货币。但是,我国古人说的“利于刀”这一职能,却在《政治经济学》上所没有的。那么,“利于刀”是什么意思呢?
严格地说,“利于刀”不是货币的职能,只是古人对货币的一种看法。它的意思是,钱这个东西,像锋利的刀一样,可以置人于死地。这种看法,虽然不属于货币的真正的职能,但很有点政治的味道。现在的《政治经济学》中讲的货币的五种职能,都是从经济上讲的,而我们的古人却不仅从经济上,而且从政治上来研究货币的职能,这可以说是真正的“政治经济学”。古人说货币“利于刀”,不是没有道理的。有的人为了钱,可以互相残杀;有的人为了政治目的,可以用钱收买杀手,去暗杀自己的政敌;有的人为了钱,作奸犯科,最终丢了性命;有的人贪污受贿,把自己的政治生命断送了;等等。如此看来,钱真的“利于刀”呀。
当然,为了钱而丢了命,这是咎由自取,不能说是钱的过错。把人的过错算在钱的帐上,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说货币的职能之一是“利于刀”,可以杀人,这种说法虽有点政治味道,但毕竟是不科学的。有的人就是一身正气,“糖衣炮弹”尚且打不倒,更何惧“刀”乎!倒不如说,钱是“试金石”,可以试出是人是鬼。所以,我们的古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货币“利则如刀,气或如云”。意思是说,钱既像刀,又像天上的云。对贪财者,它是锋利的刀,可以要了你的小命,“贪财鬼”,没有几个有好下场;对于正人君子来说,它犹如浮云,是身外之物,轻飘飘的,可聚可散,无所谓。这种观点,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钱到底是有用的东西,不是无所谓的“浮云”。如何对待金钱,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直接有关的。
现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调调颇有市场,有不少企业家把它奉为信条,认为只要多给奖金,就能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可是,他们的奖金往往失灵。原因何在呢?《杜恕体论》中有两句话:“可以使鬼者钱也,可以使神者诚也。”我们的职工,不是“鬼”,光靠钱是不行的。职工群众是“神”,是“上帝”,只有一片赤诚之心才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嘴里说的是群众路线,实际想的、干的是“金钱路线”或者别的什么路线,同群众两条心,没有诚意,那是什么事情也干不好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