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招远的服务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7
第2版(经济)
专栏:

  招远的服务网
冷海强
山东招远,是我国产金第一大县,如今却以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健全而远近闻名。当然,“网”不是一天织出来的。

1983年,招远县农民在“大发兔财”的口号鼓舞下,大养长毛兔。一年间,农民投资200多万元,长毛兔一下子发展到50多万只。可谁成想,这股“热”竟真像那兔子尾巴一样,兔毛价格先是暴涨,然后陡落,最后竟没有人收购。农民只好杀兔卖肉,50多万只兔子一年后便消失殆尽。
 养兔发不了财,县政府转过身,便以贴息贷款和提供平价饲料鼓励农民养鸡。仅1985年,全县便涌现出320个养鸡专业户,饲养蛋鸡30多万只。但是,当鸡蛋价格降到每公斤1.4元时,240个养鸡场倒闭了……
而后栽葡萄、养猪、种菜几乎都走了同样的路。
生产的大起大落也使加工企业难以适从,时而“吃不了”,时而又“吃不饱”。习惯于统购包销的流通部门,“有利都伸手,无利都缩手,遇到风险都甩手”,更是雪上加霜。
连续的折腾,使农民、领导都愁了。大家都在想:问题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

招远县供销合作社开的新路,使困顿中的人们眼睛一亮。
招远是烟台苹果的主要产区之一。实行专业承包,调动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然而,由于技术力量不足,经营规模狭少,1985年全县首次出现了果品质量下降,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1986年,县供销社发挥自身网点多、信息灵的优势,以基层社为依托,在七个果品集中产区,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成立了七个果业合作社,为果农提供从种苗、信息、技术、物资、资金、包装材料到销售的系列化服务,引导果农向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合作社当年吸收社员3530人、股金27万元,入社果园达到9万亩,占全县果园总面积的39%,果品产量占了全县总产量的40%以上。后来,又由县联社牵头,以县果品公司为依托,组建了招远县果业联合服务社。服务社在12个城市设立了批发市场,并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年加工罐头4000吨的罐头食品加工厂,形成了供、产、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果业合作社同果农结成了相互支持、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1987年,这个县有五六万亩果园受到风雹袭击,打落果品近250万公斤,农民认为赔定了。这时,果业合作社却敞开大门收购落果,组织推销、加工,为农民挽回损失100多万元。
招远县委、县政府从供销社的经验中受到了启发:农民本身的经营素质和农业本身的经营风险催动着农民合作意识的增长,呼唤着服务组织的出现。依靠现有的流通部门,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共同抗击大市场的风浪,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

觉醒之后是行动。1987年初,招远县委、县政府把商业、粮食、供销、外贸四大流通支柱的职能转变到服务上来,围绕全县人民直接从事的肉鸡、粉丝、果品、工艺品、花生、生猪等骨干拳头产品,建立起五大服务体系,向农民提供系列服务。同时,还通过兴办专业市场,建立专业商品生产基地等形式,把服务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中去。
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小生产与大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之间,架起了一座金色的“桥梁”,避免了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和经营的被动性,减少了市场风险。
招城镇石星河村栾洪钦,在商业部门的扶持下,建成一处养猪场。商业部门以补贴贸易的形式同他合作,在技术、信息方面提供无偿服务。栾洪钦将肥猪全部交售给商业部门。眼下,他的猪场存栏达到600头。尽管近来市场猪价跌到每公斤2.30元,而商业的收购保护价仍是2.84元,栾洪钦出售一头肥猪仍可赚30元。
招远农民,以不同形式与商业部门合作,已建成规模养猪场93处,栾洪钦养猪场是最小的一个。这些合作猪场生猪存栏达到3.1万头,年提供商品猪3.5万头,占全县生猪地销的50%。可满足商业加工猪源的1/3。
专业化服务体系,解决了农民多种经营生产中大起大落的问题。一个个“龙头”拖着长长的“龙身”起飞了。

“土地包到户,家家盼服务”。招远县委、县政府顺应群众的要求,把专业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引入大田种植业,1987年在全县开始靠集体的力量推行社会化服务,形成了以县农业、农机、水利、生资、电业等实体部门为依托,以乡镇对口部门为纽带,以村级为重点的县、乡、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植保、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机电水三大社区性服务组织,覆盖全县16处乡镇和729个村庄。
社区性服务网络,在土地承包到户和作物收获归己不变的前提下,对农业生产的中间环节——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水利建设的规划施工,种植计划和作物布局,物资供应及耕、播、灌、收、运、脱等实行“十统一”服务,成功地解决了家庭承包与社会化生产的矛盾,农民想办而自身没有能力办的事情,在这种“全程服务”中迎刃而解。
科技植保服务体系建立后,县农技推广中心通过乡镇科技植保服务站这条纽带,把新技术、新品种传授给各村服务队,由科技服务队组织示范户示范,然后在面上进行推广。几年来,他们围绕旱薄地和吨粮田开发,在全县大力推广了旱作和精种高产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