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七洲洋上乐为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七洲洋上乐为家
黄彩虹 李湘东
“乘风破浪赴西沙,遍地珊瑚满岛花。碧海蓝天迎旭日,七洲洋上乐为家。”
守卫在西沙、南沙岛、礁上的海军战士正是这样以炽热的情,赤诚的心,默默地为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
西沙中建岛守备队通讯班长、志愿兵陈栋仁,今年31岁,已在中建岛上度过了11个春秋,是岛上的“元老”。他刚上岛时,被称为“南海戈壁”的中建岛没有一撮土,看不见一片绿叶,找不到一棵小草。白天,岛上地表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逢到大风挟着大潮,小岛简直就被咆哮的大海吞没了。一次,中建岛遇到了大台风,位于台风中心的小岛风力达12级以上,凶猛的台风把岛标高度扫去了90厘米,几十吨重的球形水泥碉堡被刮到海里,岛上楼房整体移位,门窗全被毁坏,海水都刮到四楼上。陈栋仁一个人站在一尺多深的海水里,坚守值班岗位,及时向上级报告台风情况。台风一过,他又领着战士们顶着暴晒的烈日,重新整修岛上的工事,擦拭被海水浸湿了的武器装备。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他在中建岛经历了上百次大小台风。上级曾5次决定调换他下岛,他却一再恳求留下来继续干。他在岛上带出了40多个专业技术兵,5次获得一二级技术能手称号,成为“优秀志愿兵”、“南海青年之星”。
在南沙的华阳、赤瓜、南薰、渚碧、东门等岛礁上,都有海军陆战队员驻守的高脚屋。他们恪尽职守,护卫着每一寸海洋国土。
高脚屋紧贴水面,涨潮时海水离床板只有一尺来高,白天没风的时候屋里像蒸笼一样,又闷又热,可是当海面一起风,海水就随涌浪打到小屋里,又潮又湿。陆战队员说,没风的时候盼风,有风的时候怕风。在这里,遇到大风时根本没法做饭,有时一连几天靠吃压缩饼干、喝凉水充饥。高脚屋的淡水贵如油。陆战队员们上礁时带着几十个塑料桶储存淡水,大家一天只能分到一茶缸。能洗个雨水澡成了陆战队员最大的享受。
陆战队员在高脚屋上最难以忍受的是与日俱增的单调、寂寞和孤独。白天兵看兵,晚上兵看星,时间长了,变得烦躁不安。
仿佛人世间所有的苦都集聚在小小的高脚屋里,奇热缺水还不算,连中央台的广播都收听不到;顿顿都是罐头,吃得人直反胃。同来的战士小刘问谢永华说:“你家里那么富,放着好日子不过,干嘛非跑到这里来受罪?”谢永华笑了笑说,“人不能光考虑自己,要是谁都想享福,不愿受苦的话,恐怕大家都过不上好日子。”
这是一个迎新送老的聚餐会,餐桌上摆着在南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饭菜,每桌还破例上了几盅低度白酒。
当南沙守礁部队曹周年举杯从座位上站起来祝酒,全场战士齐刷刷地跟着举杯、肃立。大家注视着即将离开他们返回大陆的部队长,一双双灼热的目光里,充满依依惜别的深情。
曹周年,这个参军后和大海打了21年交道的七尺男儿,原是海军驻海南岛某导弹快艇大队大队长。他和守礁战士们乘船来到南沙渚碧礁时,海上正刮着8级大风,礁盘上浪涛翻滚。曹周年沉着指挥换班的守礁战士换乘小艇上、下礁。小艇靠在高脚屋下卸补给品,汹涌的浪潮,把小艇一会儿高高托起,一会儿又抛下浪谷。他一边组织换班,一边和战士们一起把一箱箱罐头菜和一桶桶淡水搬上高脚屋。1个多小时后,他全身已被海水、汗水湿透。
在以后的几天中,南沙海面上一直刮着七八级大风,曹周年凭着丰富的经验,指挥几个礁的守礁战士顺利完成了换班。
我军在南沙驻防的几个岛礁,相距最远的达100多海里。在南沙的370多个日日夜夜里,曹周年为了看望守礁战士,每个礁他少则去了6次,多则去了9次。
回顾一年多的守礁生活,曹周年坚毅地说:“我熟悉这里的每块礁盘。一旦祖国需要,只要组织上一声召唤,我将义无返顾重返南沙!”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