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高原上的歌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7
第8版(副刊)
专栏:

  高原上的歌声
河平
兰州军区后勤某分部业余文艺演出队,三年多来始终把服务的重点对象放在基层,把节目送到边防哨卡,被战士们誉为“高原上的一支轻骑兵”。
这个部队的所属单位大都驻扎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青海高原和茫茫的腾格里沙漠深处,气候异常,交通不便,环境艰苦。面对这种状况,分部党委三年来投资二十万元建设了一支演出队,先后送三十多名战士到外地专业文艺团体学习,终于训练出了一支在军区和驻地较有影响的业余文艺团体。
演出队的演员大多来自内地的大城市,初上哨卡时身体极不适应。由于高原缺氧,许多同志浑身酥软,头晕目眩,呕吐不止。一次春节在汽车团演出时,主持节目的高兴刚突然发高烧,但他硬撑到终场;十八岁的女战士崔源第一次到哨所后呕吐多次,但她坚持到最后。今年六月份到某仓库演出时,演出队里刚入伍的九名新战士头晕得连饭都不能吃,但晚上仍和仓库的官兵一起联欢到深夜。每次演出完后,还要单独为炊事班和执勤的战士专门演一场。
他们创作演出的节目大都是以高原战士的奉献精神为主题:《咱们连的养殖场》、《归来吧,银鸽》等,多次受到军区表彰,有二十五人受到各种奖励。十七岁的藏族女战士翟金花在参加军区战士歌手大奖赛中,获得优秀表演奖。今年七月一日,为庆祝党的生日,他们还赶排了一台全新节目,得到官兵们的热情赞扬。
演出队在为兵服务的同时,一直不忘为群众服务。几年来,他们为驻地群众慰问演出数十场,驻地附近的居民曾联合赠送一块大匾,上书:足迹遍高原,歌声传四方,军民情意浓,同心搞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