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中国的“油老三”——访辽河油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8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的“油老三”
——访辽河油田
刘燮阳 聂伟
在辽宁省南部,一座新兴的石油、天然气基地正在崛起,这就是全国著名的辽河油田。开阔坦荡的平原上,一座座钻塔直刺蓝天,一道道管线纵横交错,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这里昼夜不停地输往全国各地。早在1986年,辽河油田的原油产量就突破了千万吨大关,成为我国第三大油田。
万顷苇荡建油田
“油老三”是对辽河油田的产量说的,而这里创业的艰苦和石油工人的奋斗精神,并不亚于“油老大”(大庆油田)和“油老二”(胜利油田)。
辽河油田没有大庆的草原,也没有玉门的戈壁,但这里有几千平方公里的大苇田,9条河流汇聚于此,地势低洼,沼泽连片,芦苇繁茂,夏天一片水,冬天一片冰,百里无人烟。
油田的同志对我们说:“当年这里哪有路哇。工人们都是穿芦苇、趟泥塘、手拉肩扛运送设备。现在的路完全靠从鞍钢买的炉渣铺出来的。1975年7月的一天,几十里外的一个钻井队急需千余袋固井水泥,芦荡深处汽车进不去,油田就组织了上千人的队伍,大家手抬肩扛百十斤的水泥,跨过河流,穿过苇田,涉过没腰深的泥塘,经过30多小时的奋战,千余袋水泥终于被送到井场。辽河油田的创业者们,就是靠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20年来,共挖土方3500多立方米,铺设道路200多条,建成投产了13个油田。现在这里已成为拥有20万人口的现代化石油城。
小而肥
数亿年来的地壳变化,辽河油田的地层断裂严重,地下油层破碎不堪,形成了大小不一、七上八下的储油断块。这些断块乱成了一锅粥。
油田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们:别看这只“金盘子”碎了,但每一块都是一个小“金娃娃”,高开油田储油丰度高达每平方公里800万吨,称得上“小而肥”。
复杂的地质状况,给勘探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要弄清几千米地层深处肉眼无法看到的“迷宫”,其难度可想而知。辽河油田的勘探人员不辞辛苦,常年在野外跋涉,冬冒严寒,夏顶酷暑,一丝不苟地测量、试验、计算。20年来,他们踏遍了1万多平方公里的油田,打探井1780多口,勘探出储油气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他们创造的勘探理论和方法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勘探不易,开采更是艰难。为了驾驭好地下油龙,辽河人历尽了艰难曲折。开采初期,曾一度连续发生井喷,凶猛的油龙带着刺耳的呼啸直冲蓝天,井场一片油海。为了防止井喷,他们加大了泥浆比重。自此,捷报频传,一个又一个油井顺利出油,原油产量迅速上升。
“死油”变“活油”
辽河油田不仅储油丰富,还有一些令人煞费苦心的“怪油”。
在油田的“地宫”(地质展览馆),我们驻足在一尊黑色的维纳斯塑像前。油田的同志说:“这是用我们沈阳油田的高凝油做成的。”啊!这尊维纳斯竟是一块原油。
高凝油也叫高蜡油。因为其中富含石蜡,原油的凝固点很高,远远超过常温。世界上凝固点最高的高凝油一直产在美国阿塔蒙油田和苏联的乌津油田,凝固点为51.7℃。而1985年在辽河油田发现的高凝油,却以67℃的凝固点一跃而为世界之冠。在常温下,这种油就像黑色的石头一样坚硬。
高凝油在井筒中上升时因温度下降而中途凝结。沈阳油田当时打的井是“口口有油,口口不流”。大家把高凝油称为“死油”。
稠油是另一种“死油”。因其中含有40—60%的沥青,油质粘稠,常温下不易流动。当辽河油田发现大面积稠油油田后,却因稠油流不出井筒而犯了愁。稠油成了“愁油”。
据勘探,辽河油田“死油”的储量占原油总储量的60%,把“死油”变成“活油”,成为辽河油田继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死油”的挑战,油田组织了上百个攻关突击队,在全国10多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在全国几十家工厂,在油田的一座座油井旁日夜奋战,刻苦钻研,终于使“死油”变活,顺利流出地面。
在欢喜岭采油厂,我们参观了一个巨大的锅炉车间,车间里有4座进口的大型锅炉,几十条管道向四周辐射。我们问:“这些锅炉是干什么用的”。油田的同志说:“这是蒸气锅炉。在这里产生出300℃、150个大气压的蒸气,注入到油井深处,使稠油粘度降低,流出井筒。像这样的锅炉车间,我们油田有几十座。”
稠油、高凝油技术的突破,使辽河油田的稠油产量占全国的2/3,高凝油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我国也进入了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