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中国文化史上的四次大发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28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文化史上的四次大发现
中国素以典籍丰富闻名于世,两千年中又不断有新的发现。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四次大发现了。
汉武帝末年“古文经书”的发现。鲁恭王刘余从孔子家墙壁中得到《尚书》、《礼》、《论语》、《孝经》等书,都是汉以前用篆文写就的,被称为“古文经”。它的发现引起了历史上有名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
西晋初年汲冢竹书的发现。在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中得竹书数十车。晋武帝命荀勖次编辑为《中经》,因其是在汲郡墓冢中挖掘出的,史称《汲冢竹书》。汲冢书除经(《周易》)、史(《竹书纪年》)、卜筮书外,还有辞典类的《事名》、画赞属的《图诗》等。
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发现,把我国文字历史提早了几百年,使商朝历史研究有了可信的史料。
1899年敦煌宝藏的发现。敦煌宝藏原藏敦煌石室密洞中,藏书总数达2万余卷,大部分是佛经、道经,还有史、子、集、诗、词、曲、赋、通俗文学、图经、方志、医书、历书等,涉及范围极广。这些藏书是研究我国近二千年学术文化发展的宝贵文献。
            (7月17日《农民日报》汪筱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