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千里眼”眼观六路 “顺风耳”耳听八方 衡水地区建成农业信息网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31
第2版(经济)
专栏:

  “千里眼”眼观六路 “顺风耳”耳听八方
衡水地区建成农业信息网络
本报讯 河北省衡水地区抓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出一条以信息为龙头,集信息、技术、培训、物资流通四位一体,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全程服务的路子。
近年来,衡水地区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增强,找信息、要技术、盼服务的呼声愈来愈高。地委、行署及农业部门转变工作作风,他们把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化服务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大力编织农业信息网。地区农业信息中心有专职信息员10人,以信息中心为主体的横向联系小组11个,特约信息员62人。全区11个县(市)全部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从事农业信息的专职人员160人。全区251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有3071个村建立了内设信息小组的农业综合服务队。目前,全区已形成地、县(市)、乡镇、村、户上下贯通、左右联结、纵横交错的农业信息网络。
衡水地区各级农业信息组织坚持服务宗旨,通过农情联系户调查、信息发布会、信息咨询和利用报纸、广播办信息专栏、专题节目,印发《农情信息》小报、信息快报、办信息专栏、板报等形式,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和为发展生产服务。信息网使各级领导有了下情上呈的“桥梁”和“纽带”,使农民长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仅去年一年,全区各农业信息组织就收集各种农业信息2.29万多条,合理化建议4000多条,向农民发布信息1.8万多条,被农民采用8000余条。景县的东野庄村过去是个“三靠村”,人均欠国家贷款300多元。建立服务组织后,他们靠信息调整种植结构,四条信息带来四次巨变,实现了大面积致富,人均生产粮食1000公斤,人均收入2000多元,成为闻名的靠农业致富的村。
最近,农业部在衡水召开全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现场会,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名代表,到这个地区参观。      (杨淑强 葛西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