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卢森科谈苏联小麦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8-25
第2版()
专栏:

卢森科谈苏联小麦栽培技术
编者按:这是苏联农学专家卢森科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在京郊双桥机耕学校的报告。他所谈的小麦栽培技术的原则,是苏联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农场工人、农庄庄员多年实践、研究的成果。其中具体的事例在我国各地不一定完全适用,但他所指出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其中草田轮作、窄行密植等原则,在我国已有不少农场和农民行之有效。我国农业目前还不可能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但只要注意改进栽培技术,产量还是可以大大增加的。据卢森科估计,在目前同样的条件下,即使不增加别的任何投资,只要改善了播种方法,特别是普遍推广了均匀密植的办法,我国一年就可以增产数百万吨小麦。我国的农业领导机关和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卢森科所谈的原则,结合各地的丰产经验和具体条件,努力试验研究,把我国的小麦栽培技术不断向前推进。
栽培技术,就是用人力来给农作物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使它达到高额产量。小麦也和其他作物一样,它对生长发育的外界条件也有一定要求。如何创造条件来满足它的需要,这便是栽培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提高产量不能孤立地单从某一项技术着手,而应研究整套的技术。因为每一项技术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综合性的栽培技术。实施整套综合技术的各个项目的时间有先后,这里可以分开来讲:
一、整地工作
小麦要能获得高额产量,首先要有整齐健壮的幼苗。要做到这样,就要用精耕的办法修整土地。整地是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以保证幼苗生长整齐健壮的主要措施。(在土壤水分缺少的地区,整地工作更为重要。)苏联在耕地之前首先灭茬,然后再用复式犁(带有小前犁的犁)进行翻耕。耕翻深度有严格的规定,最浅不能少于二十公分。
正确的草田轮作,也是精耕工作的一项,它也是保持土壤水分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一个主要方式。苏联著名土壤学家威廉斯在二十年的试验研究工作中得到的经验,充分地证明:只有利用正确的草田轮作制,才能获得稳定而高额的产量。他在同样面积上,在精耕制度下,种植黑麦二十年,每年每亩平均产量是九○六点八斤;二十年中每亩最高产量是九三三点四斤,最低是八二六点八斤。威廉斯根据他的实验确定了草田轮作制,并广泛地推行了这种耕作制度。
为了保持土壤的水分和肥力,在休闲地上,绝对不能让杂草滋生;雨后必须松土,不使土壤表面结成硬壳。但不能无数次地耕翻,而要适合土壤的具体要求,使用钉齿耙耙地或利用中耕器中耕。这样既可除草,又可疏松土壤使空气流通。小麦播种前最后一次中耕的深度不应超过小麦播种的深度(五至六公分)。
在中国,用夏季休闲地播种小麦的比较少,大部分土地是收了秋之后接着种麦。因此,在前作地上进行适当的中耕以便为小麦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苏联,中耕是有一定制度的,就是中耕必须由深而浅,最后一次深度不得超过小麦播种深度。如前作是玉米,初次中耕深度是十二公分,最后一次中耕深度不能超过五至六公分。中耕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过多了会使土壤结构遭到过分的破坏。
如果前作物不是中耕作物,也要保持田间经常没有杂草;作物收获后,最晚要在小麦播种前十五天到二十天进行翻耕。土壤经过翻耕后很松软,在一定时间内要向下沉实,因此要早耕。如果在耕地后立即播种,恰好在小麦出芽生根的时候土壤下沉,就会损伤小麦幼根,使麦苗在越冬期间大量死亡,因而减低产量。种麦前最后一次中耕深度不得超过小麦播种深度,也是这个道理。
具体的整地制度,要根据各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决定;但上面说的原则是一般可行的。就中国农民的耕作情况看,许多地方违反了以上所谈的原则。如一九四九年—一九五○年在通县所看到的,都是临播种时才耕地,而且耕得很深(和小麦播种深度比较)。南方有些地区在水稻收割后不整地,马上用犁刀耠沟播下麦子,又不盖土,这样就不能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对小麦的生长也是不利的。在北方有些农民在播种的耧后用一块很重的铁板盖土,这对土壤结构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这种农具和耕作方法需要加以改善。在这样的耕作制度下,产量自然是很低的,偶有高额产量也是不能稳定的。如何达到丰产和稳定它,这就是农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了。
二、播种量和播种方法
根据科学的研究试验和长期的生产实践,苏联在播种量上积累了不少经验,并根据这些经验确定了各个不同地区的播种量标准:
这个表上的播种量,在苏联已成为法定的播种量。各地区的播种量主要是根据降雨量规定的。上表数字最少的,是降雨少的地区(每年降雨量约三○○公厘)的播种量。数字最多的是降雨量多的地区(每年降雨量约七五○公厘)的播种量。斯达哈诺夫工作者采用的播种量更高,每公顷七百万粒(合中国每亩四十六万七千粒);这是因为他们能更好地配合各个生产因素,掌握了高度的生产技术。因此,他们也就能获得更高的产量。
小麦的粒重不同,因此,为了保证在一定面积内有足够的种子量,在规定种籽用量时应该用粒数计算。以上这个表的规定还只是一般的标准。在每一个小地区或集体农庄,仍要有所不同。他们可以依据这个法定量做基础,适应当地情况,规定当地的和本农庄的播种量。如果是休闲地而且整地工作做得很好,可减少百分之十的播种量;反之,既不是休闲地,整地工作又差,土壤水分不足,就需要增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种子。这是因为,种籽虽是用最好的籽粒和有高度发芽率的;但因地下害虫及其他原因,也要损失百分之十到十五。整地等工作做得好的,种籽和幼苗损失的可能小,这就可以比上述标准少播一些。反之,就要比标准多播一些,才能保证每亩地上有足够的麦苗。品种不同,播种早晚不同,播种量也应有所不同。播种不适时的分蘖率小,就应比规定的标准多播一些。总之,法定播种量的原则在一定限度之内是可以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适当灵活地应用的。如列宁集体农庄规定每公顷播种量是五百万粒,合一点四公担;每市亩合十九斤。土地是施行草田轮作的,行距是十五公分。一九五○年在六百五十三公顷土地上,平均每公顷产麦二十五公担,合中国每亩三三三点三斤;同年在另一块七十七公顷地上播种小麦,播种量比前者少用百分之十,平均每公顷收了五十三公担,合中国每亩七○六斤。后者播种量少而单位面积产量比前者大一倍,就因为两者的具体条件不同:后者是休闲地,前者是连作地。这个例子也可说明实行正确的轮作制,用休闲地播种小麦,是有很大好处的。
下面是苏联小麦播种密度和产量的关系的一个试验结果:
上表是经过三年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播种量较多的,一般的收获量都较高。同时也可以看出,经过休闲后第一次种的作物,产量比第二次要高得多,而播种量反可相对地减少。
播种行距怎样才算适当?苏联过去一般都采用行距十五公分的窄行播种法。最近几年根据实践的经验证明,十五公分的行距还是太宽,于是又缩小到七点五公分。以前的播种机都是适合十五公分行距用的;现在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农具厂正大量制造七点五公分行距的播种机。
宽行播种的田地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苏联试验研究机关在繁殖新品种时,为了使少数种籽能产生较多的种籽,加快新种的繁殖速度,才采用较宽的行距播种。在生产中,种籽不缺乏,一般都采用窄行播种。因为窄行播种可使种籽撒布均匀,充分利用地力,植株可以平均发育;避免阳光直射地面,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同时,因小麦植株繁茂,空闲地少了,又可抑制杂草生长。用同样多的种籽实行宽行播种,则因种子挤在一条线上,有很多植株要被挤死;行间空隙较大,不能充分利用地力,形成浪费,并为杂草创造了有利的生长条件。
在苏联,除窄行播种外,还采用交叉播种的办法,就是在一块地上纵横播种各一次。每亩的播种量和窄行播种是一样的。因为进行两次作业,机器油料消耗较多,播种费用要大一些。但这样能把种子播布得更均匀,使植株长得更好,产量可以更大,多收的麦子可以弥补播种时的消耗而有余。
关于行距和播种密度对作物的分蘖的影响,可用下表说明:
〔注〕“十五公分和四十五公分相间播种”是指第一、二行间是十五公分宽,第三行和第二行间是四十五公分宽,第三、四行间又是十五公分宽,依此类推。“有效分蘖”是指能长麦穗的分蘖。
从这个表看,行距较宽的分蘖较多一些;但行距宽的每平方公尺的株数少得多,单位面积产量仍没有行距窄的地高。
三、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麦类作物,只有在适宜的深度下才能很好地形成根系,长好分蘖。下表是苏联冬小麦播种深度和植株发育关系的一个试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播种深度对分蘖数目的影响还不很大,而在越冬死亡率上却有显著的差异。无疑的,播种深度的不恰当,会使麦苗大量死亡,因而减低产量。在苏联一般规定以五至六公分深为最好。
四、播种时期
播种的时期恰当不恰当,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每种作物都有它一定的生育期限;如果不能达到它所需要的生育日期,就会减产。特别是冬小麦,它需要在越冬以前完成它的分蘖发育。如果把播种时间耽误了,不能在越冬以前完成它的分蘖发育,那它就把分蘖期延到明春;这样,无疑地延迟和缩短了它的发育期,因而不能使它很好地抽穗,必然减低了产量。下面是苏联西伯利亚巴尔尼乌里育种站冬小麦播种期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这个地方气候冷,原来不种冬小麦):从表内可以看出,播种期对于产量有很大影响。(表内一九四六年的产量特别低,是因为这一年当地特别受旱的缘故。)苏联经过了长期的试验研究,规定了各地区播种的日期;这个日期已经成为法定的了。在中国各个地区的播种期相差很大,在同一地区内播种期拖得很长,这是不好的。因为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即使各方面条件都配合得好,只是播种期晚了,也同样会减低产量。所以我希望农业科学工作者,在中国各个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各地土壤、气候和技术条件,把各地的播种日期详细规定出来。这是有很大意义的。
五、种籽问题
“母瘦子难肥”。没有优良的种子,是长不出好庄稼的。在播种时必须严格地选用纯净而优良的种籽;否则,尽管其他条件配合得很好,也很难达到高额产量。去年我到渤海区,看到农场对这一工作也没有重视。他们的种籽里面夹杂着很多杂物。老乡们的种籽从表面上看好像还干净,仔细检查起来,至少有百分之十的杂质夹在里面。如果把种籽的夹杂率降到最低度,再配合其他技术,可以提高产量百分之十至十五。在苏联,对于种籽的纯度、发芽率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负责的农业技术人员要受到一定的处分。如因违反了规定在生产上引起了重大损失时,还要受到严格的法律制裁。集体农庄也要按照法定的种籽质量进行播种,如果不符合规定,也要受罚。但至今还没有受罚的,因为没有人违反法律的规定。
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但是我想应该详细研究,订出一个制度来。订立制度不是为了处罚谁,而是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正因为种籽在农业生产上有着重大意义,所以在苏联对于种籽的繁殖也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各地都设有种籽繁殖站,各农场和农庄自己也留有种籽区。前者是专门供给农庄和农场需要的优良品种的,后者是农场、农庄自己采种用的。在中国也应该建立起这种繁殖良种的制度。
六、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越冬保护、积雪、施追肥、灌溉、春耙等;春耙工作尤其重要。
冬小麦的春耙工作,在苏联已经成为法定的必行工作。因为麦地经过秋季冬季的雨雪,地面结成了硬壳,而且残存着许多枯草落叶,这样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是极大的障碍。所以必须利用耙来疏松土壤,使空气流通,为土壤微生物创造有利的环境。在耙地时会损伤一些麦苗,但是耙过以后的新生率是远远超过耙地损伤率的。下表是苏联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地方的一个春耙试验结果:
〔注〕表中的日期都在五月。因当地气候很冷,解冻晚,所以春耙时间在四月末。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耙对麦苗当然没有什么损伤,但它的新生率也就很少。经过人工耙地后,麦苗虽然有一些轻微的损伤,但新生率显然增多了。用拖拉机钉齿耙耙后的损伤率最大,但它的新生率是更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小麦的春耙工作。
小麦春耙工作的时间,原则上是越早越好。春季刚解冻时,只要马或拖拉机能够下地工作,就应立即开始。若等到化冻后地面已结成了硬壳时再耙,就晚了。如能正确地执行春耙工作,就可以提高百分之十的产量。
施用肥料必须适当。施肥过多和缺肥是同样有害的。小麦施用追肥的数量,应参照基肥的数量来决定,并应及早在早春化雪时施下,不要迟至解冻以后。施肥后应即行春耙。如果施用两次追肥,第二次应在小麦抽秆时施下。
田间积雪工作也很重要。积雪是为了增加土壤水分。在冬季多雪的地区,这个工作的意义很大。积雪的方法,一般是以藁秆作障,阻挡雪花不使吹飘田外;或利用前作物藁秆,每隔适当距离内留一行不拔去,作为挡雪的屏障。
灌溉对小麦生育也有很大影响。下面是苏联关于灌溉对冬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的一个试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明显地看出,灌溉对小麦生育的影响很大。经过灌溉并施用追肥的麦苗,比不灌溉的麦苗的分蘖根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左右,产量提高两倍以上。经过实验证明,小麦在抽秆及开花期最需要灌溉。当然,在播种前灌溉也非常重要;这可以保证小麦幼苗期有足够的水分,使幼苗生长发育整齐健壮。至于灌溉量和灌溉方法,应根据土壤情况和具体条件来决定。
以上谈的,是田间管理中的几项重要工作。必须正确地执行这些工作,才能得到丰产。苏联著名农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经说:“要想获得丰产,就必须向植物询问,看它需要什么,我们就供给它什么。”
七、收获
谁都知道,栽培作物是为了收获。但是很多人对于收获工作还是不够重视的。由于收获不当,劳动的果实常常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小麦适宜的收割期一般是在“腊熟期”,即用指甲掏破麦粒而没有发现乳浆的时期。如果是用人工收割,就应当早些。因为人工收割很慢,如果不早些开始收割,到后期收割的就不免因过分成熟而落粒;同时,由于人工收割后麦棵还有后熟作用(割下后麦叶麦秆中的养分向麦穗继续输送),所以早些收割不会影响产量。用康拜因机收割,割了马上就要脱粒,就可以而且应当比人工收割的时间晚一些。
× × ×
以上所谈的只是小麦栽培技术问题的一般原则;所举的例子只是苏联局部地方的试验材料。因此,如果把它全盘机械地搬到中国各地应用,也许有些不恰当。不过,我是指出一个方向,这方向在苏联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已经证明是正确的。我希望大家根据中国各地具体情况,详细加以研究,订出适用于中国的方案来,并在实践中具体地应用。只要大家这样做,我相信几年以后在生产上是会起很大作用的。
(何春霖译)
(附图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