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寡妇村”易名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0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一角

  “寡妇村”易名记
徐晓燕
福建东山岛东北隅有个村子,原名叫铜砵村。1950年初,国民党军队一夜之间就在这里强行掳走147名壮丁,使这里200多户人家中,有上百个青春妇女同丈夫分离。从此,铜砵村被人称为“寡妇村”。
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来,这个村已先后有80多位当年的“壮丁”从台湾回来,与妻子儿女团聚。五年前回乡定居的台胞黄文克,今年虽已八十有一,但精神矍铄,看起来比他实际年龄小得多。“我离乡时,家里抛下妻子和三男一女。最大的孩子10岁,最小的才两岁。”黄老先生说,“在台湾漂泊了大半辈子,心里总想着家里的老伴和孩子,深深体会到骨肉分离的痛苦。”如今,他全家大小20口人,老伴健在,儿孙绕膝,四代同堂。三个儿子务农盖了三栋房,他与老三同住,闲暇时看看电影,听听潮州戏,带带孙子、曾孙,天伦之乐,难以言表。
现在已成老阿婆的林秀春,当年刚生孩子不久,丈夫谢先生就被抓走了。从此,林秀春把整个爱心都倾注到女儿身上,盼望能有一天和亲人团聚。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林秀春老阿婆的夙愿实现了。不过,谢先生回来探亲时,给林秀春带来了一位“台湾妹妹”。这位“妹妹”一踏入家门,就恭恭敬敬地把一条金项链戴在林秀春的颈上,亲昵地叫她“姐姐”。
原来,谢先生在台湾退伍后,孑然一身,到处流浪,非常痛苦。后来,经同乡好友牵线搭桥,才结了婚,有了安定的生活。谢先生要回乡探亲,太太一定要来拜会“大陆姐姐”。
听丈夫这么一说,林秀春对这位“妹妹”充满了感激之情。谢先生看到女儿已长大成婚,有了一男一女,一个在漳州的中专学美术,一个在县城上初中;女儿女婿都在东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还建了一幢两层新楼房,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说:“这样我可以放心了。”谢先生启程返台时,夫妻俩、“姐妹俩”难舍难分,“妹妹”深情地对林秀春说:“姐姐,我们会常来看望您的!”
尽管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大多数人回乡探亲后,仍然得返回台湾。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两岸亲人来往多了,书信来往也方便了。于是,村里人纷纷倡议:“寡妇村”这个不祥的名字,该改一改了。
然而,改个什么村名呢?管理妈祖庙的谢相传老先生认为,叫“台湾村”比较适宜。原来,这个村的妈婆山南麓,有座妈祖庙。明朝末年,郑成功在东山建立军事基地,准备驱荷复台,铜砵村的40多名民众随军出征。为了保佑出征的乡亲远航平安,乡亲们请庙里的妈祖神同行。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送妈祖下船。从此,“寡妇村”的妈祖庙便有庙无神了。后来,村里的父老乡亲又请人重新雕了一尊妈祖。跟随郑成功出征的乡亲,在收复台湾以后,有一部分人带着那尊“妈祖神”回到村里。就这样,这个村的妈祖庙便供奉着两尊妈祖。前几年,妈祖庙由台胞和海外侨胞捐资,修葺一新。这几年,许多台胞回乡探亲,头一件事就是到妈祖庙去拜妈祖神,有的还把香火请到台湾。
村委会负责人黄毓明却有他的想法。他认为改叫“幸福村”更恰当。因为:过去,这里乡亲们生活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民们的收入年年增加,生活越过越红火。去年,政府还拨下专款,修建了一条柏油马路、四条水泥路。村里还设了文化书室、娱乐室、美容理发店,文化书室里还展有乡亲们的书画作品,许多家庭都种植了各式花卉。
“寡妇村”已成历史陈迹了。人们饱含热情地迎接着“寡妇村”的新村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