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大手笔·小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0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大手笔·小文章
李广宇
有位署名辛竹的作者,常做“补白”,长不足千,短不过数十百字,有时只寥寥数语,位置也尽在犄角儿旮旯儿,但却透出一股大家风度。辛竹究竟姓甚名谁,笔者孤陋寡闻,一直不得而知。直到最近购得金克木新著《燕口拾泥》,才晓得辛竹乃金先生之化名,《燕口拾泥》正是那些补白文字的结集。
不知从哪天起,世风崇尚起“大”:彩电要大的;酒店越盖越大;退休老太太开个杂货铺,也要起个什么有限公司之类大的唬人的名号;文章呢,就更不用说了,连标题都忘不了带个“大”字:什么“阴阳大裂变”、“世界大串连”、“人工大流产”……难怪有人戏称“报告大文学”。而金克木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专写起豆腐块大小的补白。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如此“屈尊”,在时下堪称“罕见”。据《燕口拾泥》后记,金先生此举,并非“无意插柳”,实在是刻意经营,是为了避免老年人说话的絮絮叨叨,才在七十岁以后专门“学写短文章”。
文章之长短,很包含些人生背景在内。“小时候作文只恨写不长,到后来写文又怕写不短”,此言颇有些“却怕天凉好个秋”的韵味。诚如金先生所言:“同样的内容,写短比写长更难。”譬如一句“天凉好个秋”,可谓短矣,但能吟出这五个字,却是谈何容易!
《燕口拾泥》加上一篇后记,也只四十六篇,五万余字。但在这小小的篇幅里,却随处可以寻到真知灼见。如作者认为“对新玩艺的最好的引进方式不是听讲、照抄而是应用。简单的‘拿来’办法不够了。一则是新东西还只是半成品,不现成。二则是变化太快,拿过来还未消化,人家又变了。照这样跟着跑,永远也难跟上。”(《记号·信号·符号·象征》)针对“目前世界上正刮着一股反传统之风”,作者指出:“这只怕也是继承传统,因为这是‘古已有之’的‘新’潮流,不足为奇。”(《匡衡·刘向·杜甫》)
品读这本小书,除感叹作者的学识渊博外,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的老老实实的治学态度。其实文章的长与短,说到底,还是与是否“老实”有关,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看你是否老老实实说真话。作文如此,作人又何尝不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