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如果把经济效益比做老企业之树的果实,大连石化公司的同志说: 技术改造是这棵树的根——记者与企业行家对话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03
第2版(经济)
专栏:

在目前企业外部环境还有较多困难的情况下,企业能够推进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吗?今天,我们发表大连石化公司的报道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崔勇列同志的文章更进一步明确了这样的观点: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不可能在“最佳”的环境中进行。个中道理,也是很值得琢磨的。
          ——编者
  如果把经济效益比做老企业之树的果实,大连石化公司的同志说:
技术改造是这棵树的根
——记者与企业行家对话录
本报记者 段心强
在目前企业外部环境还有较多困难的情况下,企业能够推进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吗?今天,我们发表大连石化公司的报道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崔勇列同志的文章更进一步明确了这样的观点: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不可能在“最佳”的环境中进行。个中道理,也是很值得琢磨的。
          ——编者
全国企业效益排座次,大连石化公司在同行业中可算名列前茅,在各行业中也排在前列。外国专家到这里参观,也都吃惊地说:在这里找不出与国外炼油厂的差距。
为了探索他们提高经济效益的秘诀,记者最近到这里采访部分行家。
记者:黄老板,你们企业投入产出比达到1∶21.83,在全世界也不落后;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4.97万元,净产值8.21亿元,销售利税率40.61%,资金利税率169.82%。你们取得这样好的经济效益,原因何在?
黄春萼(公司经理):这是几届领导班子带领职工拚搏的结果。拚搏的一个主攻方向是技术改造。如果把老企业比做一棵树,经济效益仅仅是它的果,技术改造才是它扎在泥土之中的根。我们先后到法国、日本、美国考察,看到自己的差距:就这样一些老得没牙的设备,繁琐落后的工艺,谁干都不敢挂“无事牌”。为了赶上发达国家的企业,没有上级布置,我们纯粹出于“唐·吉诃德式的自发热情”,技术改造的“接力棒”像一份遗产似地一届届传下来。不断生产,不断改造,不断提高——这就是我们前进的“三部曲”。
记者:技术改造是要花钱的,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金喜春(公司党委书记):是的,没有钱讲技术改造只能是纸上谈兵。关键在于如何巧用不多的钱开展技术改造。我们只是从自有资金中挤取。从1979年到1989年,我们企业一直坚持过紧日子,至今没有像样的办公楼和招待所,部分职工至今还住着“干打垒”的简易房(我一家五口人在“干打垒”里一直住到1988年,其他职工就可想而知了——规划处处长、高级工程师陈锡枰插话),可却拿出31395万元的自有资金——其中包括1500万元的职工奖励资金,21143万元福利资金,对27套炼油生产装置全部进行了技术改造。
记者:这么点钱改造这么多装置,一般企业认为是不可能的,你们是怎么巧用的?
龙群(副总工程师):因资金不足,我们企业运行的轨迹,就像丑蛹蜕变成美丽的彩蝶一样,是经过一次次痛苦的“蜕变”的。1985年,我们筹集技术改造资金650万元,可是改造催化裂化得3000多万元,等国家投资又不知到何年?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设备尽量自制代用,修旧利废,10台泵只买7台,自造1台,代用2台,气轮机是从湖北黄石一家仓库弄来的积压品,主风机是从沈阳一家仓库里弄来的旧产品,某企业从美国引进一套催化裂化装置,被宣判死刑,我们搞来一改造,用上了……为了省钱,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结果,一般人认为干不成的事情干成了,当时虽没达到现代化水平,但却迈出艰难的一步,当年效益1300多万元,为进一步搞自身的改造和其他装置的改造栽上一棵“摇钱树”。
孟纯绪(总工程师):为了给大型技术改造积累资金,我们还注意多搞“短平快”项目。比如,丙烷脱沥青技术改造,我们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设备大部分国内制造。按正常引进国外设备,要花3070多万元,可我们只投资570万元,一年的效益却是940万元。这些“短平快”项目增加了企业的“造血功能”,从1979年到1989年共提供2000多万元。
朱煜(公司副经理):尽管我们千方百计自筹资金,与技术改造的需要还有很大距离。我们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突出中心,明确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做到改造一个,见效一个。
比如,1984年,我们集中了133万美元的投资,全力搞了东蒸馏的技术改造,一年增加经济效益400万元。1985年搞了催化裂化改造,1986年搞了丙烷脱沥青改造,1987年搞了三酮苯改造……
记者:你们在资金少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技术改造,但这样情况下怎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杨德正(高级工程师):我们在技术改造中确实遇到怎样利用国产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我们的办法是:“粗粮细做”。比如,原来的丙烷脱沥青装置比较落后,我们对全国的机械行业调查、对比,选出同类产品的“尖子”组织生产,几十家机械厂“大合唱”,唱出了社会主义的赞歌。改造后投产,每加工一吨原油的耗油量下降到34公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杨传钧(副总工程师):对国外真正先进的东西,国内没有,又实际需要,也不排除引进,注意把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嫁接在国内的技术和设备上,孕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陈锡枰(高级工程师):我们的科技人员不缺胳膊不少腿,也有自己的创造。
一家工厂从国外买来专利,生产一种水泵,性能不错,只是震动过大。我们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从结构上进行改制,减少部分零件,增加防震装置,结果非常实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