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如今,在伊春林区,以往那松树郁郁葱葱的绿色已成斑斑点点,过量的采伐使红松蓄积由2.4亿立方米减少到0.35亿立方米——“红松故乡”,你在哪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04
第2版(经济)
专栏:

如今,在伊春林区,以往那松树郁郁葱葱的绿色已成斑斑点点,过量的采伐使红松蓄积由2.4亿立方米减少到0.35亿立方米——
“红松故乡”,你在哪儿?
本报记者 黄彩忠
盛夏的小兴安岭,千山碧翠,绿满天涯。正当我们这些来自首都的记者陶醉在融融绿色之中时,主人提问了:“同是绿色,能分清楚哪片是碧绿、哪片是黛绿吗?……您看,那大片大片的碧绿,是阔叶林,黛绿绿得更深、更暗,是国家建设最需要的红松、云杉,可惜点点滴滴,面积太小了。”主人的话语间,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走进林子深处,主人的忧虑进一步感染了我们。虽然满眼看到的都是树木,但是仔细掂量一番,够砍伐标准的又有多少呢?工人们用“有树不能采,成林不成材”概括了当前林区的现状。铁力林业局的同志告诉我,20年前一个作业点,一冬采两三万立方米木材不用搬家,如今采同样多的木材,非搬家好几次不可。整个林区的采伐工作,不得不由“阵地战”改为“游击战”。贮木场是国家商品材的仓库,到那里,情况更是一目了然。在林区行程1000多公里,我看了好几个贮木场。堆积如山的木材中,碗口粗细的小径材占很大比重,针叶树木材垛不到1/4。工人形象地说:“大的一道圈(腐朽的空心材),小的三道弯(长得歪歪扭扭的小老树)”。而在20年前,合搂粗的大木头比比皆是,一垛挨着一垛,红松材垛在每个贮木场都要占80%以上。我来到红松的故乡伊春林区好几天,红松那挺拔向上的身姿却不多见,总想和一些上百岁的红松一块照张相,东访西察,最后还是到自然保护区里才如愿以偿。不禁暗暗发问:“红松故乡”,你在哪儿?采访结束,回到哈尔滨,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提供的书面材料上写着:“1986年一类清查数据与建国初期比较,红松蓄积由2.4亿立方米减少到0.35亿立方米,减少了85.4%”。东北林业大学的老教授对我说:请冬天再来吧。在千里冰封的冬天里,你可以看到满山遍野灌木丛、杨桦树、柞矮林,长得又矮、又弯、又细,松树的绿色仅仅是斑斑点点,“红松故乡”名存实亡了!
“难道伊春人只会使油锯,不会用铁锨”——林区工人只重采伐、不管培育?非也。伊春人民早就算过这样一笔账:按现行木材价格和成本支出水平,要想维持简单再生产、养活现有林区职工队伍,最低限度每年要砍伐530万立方米木材;而从伊春林区森林资源现状出发,要想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目标,每年最多只能砍伐224.4万立方米木材。问题非常尖锐地摆在那里:资源萎缩到如此严重程度,如果只着眼眼前,再想从多砍伐林木上打主意,那么少则3年多则6年,伊春就无材可采。伊春林区自1948年开发以来,共生产木材2.04亿立方米。假如用这些木头锯成枕木铺铁路,绕地球一周半还多。伊春林区太“累”了,“红松故乡”怎能不伤元气!为拯救红松、保护森林,伊春人民从1979年至1989年的11年间,共造林800万亩,保存646万亩,这11年的造林保存面积,等于1978年前25年保存总面积的1.68倍。非常遗憾,造林不像种庄稼,更不像造机器,经济价值较高的落叶松要30年才能成材,红松则约需80年。伊春林区自1948年开发以来,41年中有37年是过量采伐。年均消耗蓄积超过生长量近一倍。长得慢,砍得快。“红松故乡”哪能青春常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