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第三次创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05
第2版(经济)
专栏:

  老“解放”——第一次创业; 新“解放”——第二次创业;“大厂造小车”——对我国汽车摇篮来说,是:
第三次创业
本报记者 林钢
一汽人梦寐以求的“大厂造小车”的目标,正由愿望变为现实。我国最老的、也是最大的汽车企业,正在井然有序地调整其产品结构。他们说,这是第三次创业。
    从红旗到奥迪
世界著名的大型汽车公司,无不以轿车为主导产品。全球汽车保有量逾5亿辆,3/4是轿车。
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第一汽车厂,1956年建成以来,“三十年一贯制”一直生产中型载货汽车。
早在“解放牌”诞生后两年——1958年,一汽人就试制出了第一辆轿车。这辆用手工敲打出来的取名“东风”的小轿车,曾送到中南海。毛主席试坐后高兴地说:“坐上自己造的汽车了”。
后来一汽承担了制造红旗轿车的光荣任务。它并不是向市场普遍供应的商品。30年间总共造了1549辆,倒有36种车型。改革开放以后,汽车工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当时概括为两句话:“缺轻(型车)少重(型车),轿车近乎空白”。
中国人的“行”的问题怎么解决?10亿人口只靠着两个轮子(自行车)能够把国家推进到现代化社会吗?从决策层到普通老百姓,看法很不一致。
80年代中期数十万辆外国汽车(其中轿车比重最大)冲击大陆的狂潮,为这场没有展开的辩论作了“总结”。不能想象,现代化的中国,既不进口轿车,自己又不发展轿车,就这样能生活下去?
1987年盛夏,在北戴河,国务院作出了“主要依靠一汽、二汽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重大决策。中央一声令下,一汽厂长耿昭杰立即拿出了“从3万辆先导工程入手,‘滚’出个15万辆轿车基地”的方案。
现在看来,这着棋着实高明。耿昭杰看到,像当年创建一汽那样调集千军万马支援轿车基地的条件已经不再具备,用几年时间把工厂建成然后再出车,也难救“挡住进口”的燃眉之急。这一次是从后道工序开始,先在简易的装配线上,用进口散件装车供应市场。一边出车,一边建设。
时间不过20个月,花钱不过3000万元,具有80年代水平的总装、焊接和油漆3条生产线,已经初具规模。
到我采访时止,已经组装“奥迪”轿车4500辆。先导工程的多重效应已经实现:学会了西德的先进技术,锻炼了职工队伍,积累了建设资金,赢得了时间。
    国产化
一汽啃了个硬骨头。“奥迪100”是国外同类轿车中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它的风阻系数最先达到0.3),因而制造工艺也最复杂。先导工程为何选这个车型呢?荣惠康副总工程师这样回答我:
一汽发展轿车的路子,就是从中高级车型开始,向下发展。就全国来说,只有一汽最具备碰硬的条件。先导,先导,要导出技术,导出人才,导出资金,导出经验。能够把“奥迪100”拿下来,我们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就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也为以后发展轿车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也是为挡住进口的需要。前些年大量进口的轿车中,数量最多的是“皇冠”、“尼桑”这类中高档车,它们都先后进入更新期。“奥迪100”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人们关心的是这种国产车的国产化。1988年在北京举行的国产乘用车展览会上,有位参观者在“奥迪100”展台前,特意发表了一番尖锐的评论。他说,这辆国产车,除了“中国一汽”四个镀镍的字是国产的,其他都是进口的。
为使我国轿车工业有个高起点和能够以较快速度发展,引进一个先进车型,并从散件组装开始,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关键在于消化吸收和加速零部件国产化。这方面,一汽显示了它的优势和实力。短短两年,奥迪轿车2669个零部件图纸和8500个技术标准,都早已全部翻译转化完毕。解体、测量、分析了3辆样车。发动机和整车的匹配工作已完成设计,试制出的样车已驶往海南岛试验场做道路试验。
“奥迪100”的国产化零部件,是严格按照西德大众的标准和程序验收的。一汽和长春汽车研究所拥有如此齐备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尖检测设备,令许多国外汽车专家惊叹不已。
我得到这样一张国产化进度表。上面记载着:1988年第一批组装的500辆奥迪,只装有两个国产件,轮胎和收放机;1989年组装的奥迪有水箱、车轮、蓄电池等16个零部件停止国外供货,国产化率为7.91%;今年计划装车6000辆,到年底,国产化率可以达到25%。
轿车老专家、原红旗轿车厂厂长范恒光幽默地对记者说:上海大众这几年为零部件国产化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投入了很多资金,我们步其后尘,沾光不少。我们若不能做到后来居上,也说不过去啊!
    高尔夫
一汽轿车基地建设的主战场,在第二厂区。
现代轿车工业的主要特征是巨大的经济规模。一家汽车厂一种车型的年产量,往往高达30万、50万甚至上百万。我国轿车还没有一家的产量达到2万辆的。
第二厂区占地289公顷,与老厂区紧紧毗连。记得上次来时,尚有最后几家农舍,坎坷不平的休耕农田里荒草萋萋。而今眼前是一个沸腾的工地。“五通一平”已经完成。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一汽15万辆轿车项目将和西德大众合资,生产“高尔夫”系列产品。我参观了样车。轻便、漂亮,是介乎上海“桑塔纳”和天津“夏利”之间那个档次的车型。据介绍,这是一个在市场经过考验,技术上成熟的产品。它的特点是皮实耐用,省油,价格便宜。它的累计销售量已经超过1300万辆,是当今欧洲市场寿命最长的车。
专家预测,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高尔夫”作为公务用车、商务用车有广阔前景。他们还想用“高尔夫”替换出租汽车。
采访中,一汽人对于发展轿车的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给我强烈印象。“我们不能眼巴巴看着洋车占领我们的市场。”“人民大会堂开会没有一辆国产轿车,我们感到耻辱!”整个工地的主旋律是:早出车,快出车,出好车。几位穿着背心的青年工人知道我是记者,向我“发布一条新闻”:一汽已经把西德大众在美国的一家总装厂——韦斯摩兰厂,整个儿买下来了。
我问他们,“高尔夫”轿车什么时候可以投放市场?“今年年内一准开工。1994年建成出车。1997年达到年产15万辆的生产能力。然后再奔30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