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山乡群众的贴心人——记石板岩乡民政助理员杨凤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0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孺子牛征文

  山乡群众的贴心人
——记石板岩乡民政助理员杨凤启
张新林
“民政工作,就是关心群众,联系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群众的工作。”被誉为“山乡群众的贴心人”的河南林县石板岩乡民政助理员杨凤启时常这样讲,也一直这样做。
石板岩乡地处深山,土薄石厚,加之交通不便,群众生活困难。杨凤启当了民政助理员以后,翻山越岭,走遍了全乡每一个村庄,串遍了每一家农户,把全乡1830个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卡片,谁家有困难,哪里有问题,他都了如指掌。他把群众的致富欲望同自己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千方百计为群众脱贫致富搭桥铺路。
车佛沟村农民张怀昌一家4口人就有3人因残疾丧失劳动力,家庭生活相当困难。杨凤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先后4次登门调查。为帮助张怀昌摆脱贫困,他把自己积攒的500元钱给他作底垫,帮他办起了一个小饭店,并从经营管理上给予具体指导。小饭店生意兴隆。这一年张怀昌一家人均收入700多元,成为村里的富裕户。
在石板岩乡,像张怀昌这样的贫困户不少,怎样使大家都能尽快地摆脱贫困呢?一次,张凤启在发放救济款时突然想到:政府的救济和照顾总是有限的。要是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办一个救灾扶贫福利企业,让群众走自我发展的道路,该有多好啊。
他在充分调查研究之后,向乡里领导提出了办福利水泥制品厂的报告。乡党委、乡政府同意了。
水泥制品厂开始筹建了。可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杨凤启患有严重糖尿病的老伴又卧床不起,急需他的照看和护理。可一想到正在筹办的工厂,想到贫困群众的期望,他在家呆不住了。他把病重的老伴托给邻居们照看,就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他同大家一起征场地,盖厂房,招工人,买设备。当时,水泥和钢材紧缺,杨凤启就带着人上安阳,跑县城,谈货源,找销路,在不长的时间内,使水泥制品厂顺利生产,盈利近万元。紧接着,又办起了双扶果品厂。
两个福利厂共安排了45名社会残疾人、11名退伍军人和伤残军人、50多户贫困户子女。由于杨凤启的具体帮助指导,两个福利工厂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贫困户李伏州进厂就业后,一年收入1250元,家庭生活发生了明显改变。
福利企业的蓬勃发展,给石板岩乡带来了活力,给群众带来了希望。去年和前年,杨凤启从福利企业的积累资金中拿出3.8万元为受灾群众买煤、运煤280吨,给军属、五保老人和贫困户制作棉衣、棉被1000余件;拿出1.7万元为全乡的农户办理了农房家庭财产保险;还拿出5.9万元扶持贫困户的生产,使710户农民初步走上了富裕之路。大伙儿满怀深情地称赞说:“这一切,都倾注着老杨的心血和汗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