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抓住时机调整上海工业结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07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抓住时机调整上海工业结构
上海市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
工业结构不合理,是上海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面对国际国内剧烈经济竞争的双重挑战,上海的根本出路是下决心调整工业结构,重组新的发展优势,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利用国际经济资源,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治理整顿以来,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相对宽松的状况,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时机。能否抓住这个机遇,调整好上海工业结构,不仅关系到90年代上海经济的发展,而且将直接影响到上海在21世纪国际国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因此,要下决心调整上海工业结构,着重应抓住四个环节。
    一、把产品结构调整作为一个突破口
去年,上海制订了“今明两年工业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展开了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根据上海工业面临能源、原材料全面紧张,资金、外汇严重短缺的状况,把节能降耗和扩大出口创汇作为调整的主要目标。调整中,优先发展220种工艺技术先进、物资消耗低、附加价值高的扩大出口和市场适销的产品;限制和淘汰100种工艺落后、耗能耗料高、质次价高的产品;优先安排200个主要建设项目以及“关停并转”一批落后企业。这一调整计划,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优先发展的产品实现产值增长9.6%,超过工业平均增长5%的速度;限制淘汰的产品产值减少4.2亿元,近20种高耗高污染产品停产;全市万元产值能耗下降4.2%,6个局(公司)实现了节能8%的目标;全市外贸出口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增长9.3%。
针对市场疲软,今年产品结构调整更着眼于开拓市场,锐意求新,敢于变化,以新品种、高质量取胜。从今年起,上海地方工业每年产品更新率要达到10%以上,新产品产值的比重要确保12%,力争14%,每年开发的新产品要有5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80年代水平。
产品是生产与市场的结合点,从调整产品结构入手,就能较好地把整个工业结构调整与市场变化特别是与国际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可以较快地带动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选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重点
上海工业正面临着三大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面向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国外并重,更多利用国际资源、面向国际市场;从劳动、资源密集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转向资金、技术密集的集约型发展轨道;从轻纺产品为主体的格局,转向机电产品为主体的格局。实现这三个转变,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必需全面规划,精心组织,特别是要选准调整的重点。从上海工业产业现状来看,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推动产业升级,确定一批代表上海发展方向的深加工、知识技术密集型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如轿车工业、微电子工业、机电一体化工业等,实行倾斜政策,重点扶持发展。同时,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二是改善产业基础,发展原材料工业和基础元器件工业,实现进口替代,增强上海工业协调、配套能力,如冷轧薄板、30万吨乙烯、彩色显像管、大型集成电路块等。这是解决产业瓶颈,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取得规模效益的关键。在80年代,我们已引进大批生产流水线,但现在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重要原材料和元器件国产化程度不高,生产受制于进口能力,因此,把原材料、元器件工业搞上去了,就为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三、工业结构调整需坚持三个结合
第一,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调整工业结构,核心问题是要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基础。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综合科技优势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从前年开始,我们组织了科技结合生产的14个重点项目攻关,把科技主力军放到改造上海传统工业和开拓新兴产业的主战场上,加快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如桑塔纳轿车工装样品国产化认可率,1988年达到30.6%,1989年已跃升到53.77%,今年预计达到70%。“八五”期间,上海要继续总结经验,坚持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选择新的项目,进行新的一轮攻关,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推动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
第二,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工业设备陈旧,城市改造和工业调整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些投入靠企业积累和财政支持,都难以满足。充分利用国际资金和技术,采取合资、合作多种形式,包括老企业与外资嫁接的办法,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如上海的纺织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内产棉省、市大量发展纱锭,可调出棉花越来越少,这就迫使上海纺织业必须走大进大出的道路。但是,由于结构落后,高进不能高出,难以摆脱困境。这就需要抓住国际经济格局大变化的机会,通过引进外资,进行技术改造,推动结构升级,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价值,逐步走上棉花进口、高中档成衣出口的良性循环轨道,这是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方向。现在上海棉纺产品,如能达到台湾、南朝鲜目前的品种、质量和经营水平,在不增加生产规模和出口数量的情况下,创汇额就能增加50%;如达到日本的水平,创汇额就能翻一番半,这就是发展的潜力所在。
第三,与调整城市工业布局结合起来。上海工业企业过于集中在市区,是一个大问题。许多企业,与居民住宅犬牙交错,不仅不安全,也引起不少社会矛盾。因此,工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布局调整。今年4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央宣布,同意上海加快浦东开发,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为上海的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振兴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开放浦东、开发浦东,调整上海工业布局,可以把市区老的企业有计划地疏散到浦东去,改造成为建立在新的技术基础上、以出口为导向的新一代企业,使浦东成为上海工业新的生长点。同时,也为把老市区改造成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区创造条件。
    四、工业结构调整还要实行四配套
第一,配套进行存量结构调整,重点是限制和淘汰落后行业和企业,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根据产业政策和上海城市发展规划,在有计划地把一些不适合在上海发展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同时,对污染严重、耗能耗料高、产品无市场、无前途的行业和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进行淘汰。去年以来,上海已停并3家企业,转产17家企业,对10个行业已实行限产。今后,将进一步把行政、经济、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优胜劣汰机制,按照“多并转,少关停”的原则,加快存量结构调整的步伐。
第二,配套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按照先行试点,分批进行的要求,以强兼弱,强强联合,组建一批以国营大中型企业为基础,资金、技术、生产比较集中,内部分工协作比较紧密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上海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总体实力。适应向外向型经济和集约化发展要求,以出口拳头产品或进口替代产品为龙头,按照规模经济、专业化协作配套和产业内在联系的原则,对现有企业组织结构将进行调整,逐步形成一批上海工业的支柱企业,作为上海经济走向世界的主力军。
第三,配套进行投资结构调整。按照工业结构调整方向,要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投资政策,把资金和生产资源集中投向重点行业和产业。现已确定一批大中型企业,作为重点技术改造的对象予以支持,目标是在“八五”期间建成现代化的工厂和车间。同时,围绕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和消化吸收国产化项目。在资金紧张、规模有限的条件下,必须实行高度倾斜的投资政策,经过科学论证,确定重点项目,然后采取集中财力、物力、人力,高密度集中投入的方法,建一个、成一个,取得投资的高效益。
第四,配套进行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企业是工业结构的微观细胞。没有企业素质的提高,工业结构调整是不可能发挥出效益来的。要花大力气来抓管理,大胆采用现代管理思想、组织、方法,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到突出的位置上,大力开发新产品,加快技术进步,节能、降耗、促销,使上海企业的投入产出效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上海工业结构调整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微观基础。
                (原载《经济工作通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