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今日“西非粮仓”——马里农业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24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今日“西非粮仓”
——马里农业见闻
本报记者 扬汝生
从马里首都巴马科驱车去中部城市塞古,沿途可以饱览这个西非国家的田园风光。一幢幢干打垒式的房屋组成一个个村落,晒场上的棉花如银似雪,家家的谷仓里装满粮食,路边上的西瓜堆得小山一样……继1988年农业丰收之后,1989年又是一个好年成。
马里地处萨赫勒地区,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历史上曾有“西非粮仓”之称。1960年独立之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穆萨·特拉奥雷总统执政后,逐步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出建设“独立的有计划的民族经济”的口号,实行国营、合营和私营三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自80年代初开始,马里又进行经济调整。然而,道路不是平坦的,直到最近两年才取得较大成效。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较上一年增加了5.4%,去年又较1988年增加了9.6%,通货膨胀率已下降到1%,贸易逆差大大减少,国际收支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马里人民高兴地称去年是“成功之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认为马里是“西非地区经济恢复最为显著的国家”。
马里经济好转的主要标志是在农业方面,去年粮食产量达到200万吨。据马里政府不久前公布的数字,现在全国贮存余粮60万吨。粮价稳中有降,市场供应充足,农民的购买力得到改善。农业形势好转固然与天公作美有关,但马里政府采取的有利于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马里农业发展的情况,记者在塞古市走访了“尼日尔河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尼办”),并与该公司副经理莫迪傅·迪阿吉泰进行了交谈。“尼办”是全国最大的农工商企业,现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工程师有40名,农忙季节还招收上千名临时工。这个机构已经整治了5.5万公顷水浇地,其中4.5万公顷专门种植水稻,以解决国家的大米供应不足问题。它的任务是向稻田供水、维修灌溉渠网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其他服务等。
“尼办”创建于1932年1月5日。在此之前,一位名叫伯利姆的法国工程师惊人地发现,在很久以前尼日尔河曾经改道,留下一大片冲积平原,只要修建一条水坝和开挖一些灌渠,河水便可顺着南高北低的地形自流灌溉。整治工作开始于1934年,先在马尔卡拉修建了一条大坝,将尼日尔河拦腰截断,蓄住上流河水,又在下游挖凿了各种灌渠,并整治了5万公顷的土地,主要种植棉花和稻米,以满足法国纺织业对棉花的需求和解决法属非洲的粮食供应问题。到1961年马里政府将“尼办”收归国有时,这个机构已成为负债累累的烂摊子。
20多年来,在马里政府领导下,“尼办”在扩大灌溉面积、整修灌溉渠网、推广种植多样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87年“尼办”与政府签订为期3年的承包合同,次年3月“尼办”制订了提高尼日尔河三角洲生产能力的计划,包括维修水坝和部分灌渠,恢复3100公顷水浇地,增添新的农用设备,并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实施新的整治土地计划等。迪阿吉泰还告诉我,在“尼办”开发的土地上,农民自己重新组织起来,买了打谷机,开了碾米厂,已从刀耕火种发展到使用小型农具。由于推广新的耕作技术和良种,每公顷稻谷的产量已从2.3吨增加到4.5吨,有的农民每公顷产量高达7吨。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用于发展生产的集体积累也有大幅度提高,仅“尼办”管辖区农民们的定期储蓄就有4亿西非法郎。他还说,过去“尼办”与中国有过很好的合作关系,希望继续得到中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附图片)
图片说明:
马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图为糖厂工人正在检查糖的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