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敬礼!守护圣殿的卫士——影片《阿罗汉神兽》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24
第8版(副刊)
专栏:

  敬礼!守护圣殿的卫士
——影片《阿罗汉神兽》观后
章柏青
珠影厂摄制的新片《阿罗汉神兽》(编剧:子力、刘欣;导演:刘欣)的标题是颇具象征意义的。在梵语佛经中,“阿罗汉神兽”是对雄狮的称谓。而在这部影片中,编导者则是借此比喻守护共和国圣殿的卫士——党的纪检工作者。
《阿罗汉神兽》是我国电影工作者首次满怀热情地为党的纪检工作者塑像的作品。影片的主题是严峻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了繁荣、生机与活力,但不可否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某些人的私欲也迅速膨胀。滨海市海湾宾馆总经理程海清的堕落过程是发人深思的。这个人物曾经有过苦难的童年,立过功,受过奖,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曾经为人民做过有益的工作。他不是那种平庸委琐、无才无能之辈。他干练、自信、沉着、稳健。影片中,他一登场,就略施小计,在众目睽睽之下妥善处理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使你相信,他就是那位使海湾宾馆一举跃入世界级豪华酒店行列的能人。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这位“改革家”灵魂的阴暗面曝光了:就是他,表面上欢迎市委派出的调查组,暗地里却组织亲信伺机反扑;在人前,他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样,暗地里却骄奢淫逸;在公众场合,他“公正、无私”,背地里却接过不法港商送来的几十万元港币……他信奉“权力就是金钱”、“人性恶是历史的动力”,耍弄“为了过河,可以让魔鬼背着走”的手腕。影片中这个人物的意义在于,编导者借此揭示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令人忧虑的社会现象,描绘了光明的背后某些腐败的阴影,提醒人们:如果小生产者的灵魂未能升华,权力与金钱就会成为镣铐,知识和才能只会加速良心的泯灭。
这部影片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它塑造了石磊这位党的纪检干部的形象。这个人物熔铸了人民的愿望,寄托着创作者的理想,成为影片中耀眼的亮点。石磊之所以值得人们赞赏与歌颂,在于面对关系网、说情风,他坚持原则、无私无畏,在于他那种善于冷静分析案情,将计就计,突然出击的斗争艺术,更在于他那颗赤诚坦白、时刻悬心于共和国安危的高洁而又焦虑的灵魂。这个人物照见了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表明了我们的党完全有能力惩治腐败,有能力割除寄生在自己肌体上的“毒瘤”。
《阿罗汉神兽》是一部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多种因素结合得较好的作品。影片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大环境的描绘,对这大环境中众生相的刻画,颇为真实。而塑造正反面人物时,编导者着力描绘他们灵魂的搏斗、人生观的交锋,并借此透视出他们思想、性格、情感的复杂性。有些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戏相当细腻。比如,石磊的斗争遇到重重阻力时,其女儿和她的男友为石磊夫妇举办家庭“银婚宴”的戏。宴席上,石磊磊落的襟怀,对妻子的歉疚,义无返顾的壮志豪情,使全家人受到激励,四人动情地唱起了《解放军进行曲》。歌声与心声相呼应,如暖流撞击观众的心怀。在影片风格上,创作者有意借鉴某些新闻片的拍摄方法,并大量使用解说、旁白,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感与政论、哲理色彩,与影片选择的题材是相宜的。
《阿罗汉神兽》在京试映,观众席上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多次鼓掌现象。这说明,广大观众需要轻松、活泼的娱乐片,更需要那种敢于正视现实,揭露社会问题,又能激励人们满怀信心地面对未来的作品。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既要鞭挞丑恶,又要歌颂光明,给人以希望与力量。有抱负的艺术家应该从这一现象中受到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