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华彩的乐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17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华彩的乐章
钟延东
孙敏50岁干上了“五十铃”。
五十铃汽车是轻巧的,年轻的。50岁的孙敏同他的车一样,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身材修长,走路像一阵风,看不到中年人常有的富态,潇洒而敏捷,肤色黝黑,好像刚从夏日的海滩归来。眨巴着的细长眼睛闪烁着睿智,说话节奏很快,手势频频,一举一动都十分利落干脆。只是那额头眼角的沟状,把半个世纪的年轮刀刻般标记在瘦削的脸盘上。
江西汽车制造厂起步的基点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厂龄16年的工厂,1983年已累计亏损5000多万元,人称5000万“负翁”。弹指之间,“五十铃”为江汽开新篇,5年盈利5000万,奇迹般地又成了江西省响当当的利税大户。
“5”——孙敏生命乐章中到处跳跃着的最响亮的音符!
偶然吗?不!
孙敏的脸上常挂着微笑,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给人的印象挺和气。熟悉他的人却说:“嗬,你没见过他发脾气呢!气冲霄汉,谁也劝不了。”
我问孙敏。他哈哈大笑,反问:“人还能没脾气?没脾气的人能干成事?我就不信。我早说了,江汽应该叫‘江气’,为江西争口气!为老区人民争口气!”
孙敏走进江汽的时候,面前是怎样一副烂摊子啊!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说是个汽车制造厂,不如说是个敲敲打打的作坊。亏损5000万元不提,单是公路上那些到处如蜗牛爬行般喘着粗气的“井冈山”牌汽车,就叫人心烦。
司机骂:“鬼车!江西哪造得出好东西!”“抡大锤能造出好车?能开动就不错啦!”
嘲讽,挖苦,孙敏感到挨了耳刮子,满脸通红,恼羞成怒。进厂头一次在全厂干部职工面前亮相,他扯开嗓门吼:“江汽要再这么干,把车当废铁卖了去!”
出路在哪里?孙敏提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造“五十铃”!
有人愣住了:“开什么玩笑?想一步登天?”
有人公开反对:“厂子砸了,上千人谁管饭吃?”
孙敏发了火,厂务会上摊了牌:“再那么小打小闹,你们干去!撤了我,回老家!”
孙敏在事业上从来是自信的。自信得执拗,甚至有点狂,但却一点也不盲目。对于引进“五十铃”,他早就作过周密的市场分析和调查,国际国内汽车市场的最新动向和信息,收集了满满一书橱。80年代,日本汽车以高性能低油耗已经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五十铃”不仅质量先进,而且客货两用,轻便快捷,正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冷门”。引进技术,技贸结合,从散件起步并逐步国产化,江汽翻身有日,振兴可期。
1984年1月,孙敏东渡扶桑,与日本五十铃公司洽谈,1985年3月正式签定了技贸引进合同。他向省政府送交了“军令状”,附带了一句斩钉截铁的声明:“放心,我不会当马谡失了街亭!”
实践证明了这位铮铮硬汉此举的远见卓识:1986年,国家计委正式将日本五十铃轻型车列为国家“七五”期间推广的车型。“江西五十铃”先声夺人,江汽抢得了整整两年宝贵时间。
孙敏愁起来的样子也是挺吓人的。一个多月,体重由124斤,一下子减到110斤,眼窝都凹陷了进去。
那是1988年上半年的事。“江西五十铃”全部引进费用1.2亿元都是靠贷款,要用销售汽车还贷还息。只有迅速达到45%国产化的预定目标,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才能摆脱困难,真正实现腾飞。前是山,后是崖,孙敏走到了峡谷中间。偏偏这紧要关头质量卡壳,好几项国产化部件指标过不了关。军心浮动。孙敏再次面临痛苦而艰难的抉择。
硬汉子当然愁不倒。孙敏把全厂技术精华紧急动员组织起来,自己带队攻关。赴日培训的工人、招聘的工程师、进过修的大学生、自学的职工……人人动员,齐心协力。前后桥、传动轴、弹簧钢板等部件的工艺关键解决了,用国产部件组装的汽车,保持了五十铃汽车一级品的水准,保证了1989年产1万辆生产规模目标得以实现。
孙敏笑了。庆功会的清晨,他对着镜子,哼着欢快的歌曲。
现在,“江西五十铃”在全国轻型车市场占有量达到40%,声誉日振,销路大开。今年半年就实现利税5600万元,经济效益在全国国产汽车行业领先。“江西五十铃”在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也一展风采。
是的,人们已经认识了“江铃”。可引进生产“江铃”的孙敏呢,人们认识他了吗?
              (作者单位:江西日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