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留在巴山深处的足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1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像焦裕禄那样

  在80年代最后一个秋天终于越过“温饱线”,走上致富路的山民们,忘不了昔日喝“酸浆子”、住“窝棚”的日子,更忘不了他们的县委书记杜自明——
留在巴山深处的足迹
侯爵良 王顺模
1983年冬,杜自明被调到四川巴山地带的宣汉县任县委书记。宣汉是个贫困县,百万人口要脱贫。全县13个区,最贫困的是位于巴山深处的樊哙区,那里的5万余山民长期不得温饱。杜自明明白肩上这副担子的份量!
樊哙离县城二三百里,8个乡有6个乡不通汽车,进山全靠两条腿。山民们在悬崖上凿壁为路,“蛇倒退”、“鬼见愁”、“铁门坎”……使许多山外来客望而却步。
    深山弹泪
1984年春,杜自明带着干粮来到樊哙。山道弯弯,杜自明迈过“铁门坎”,走进山民王远成的家。这个所谓的家,不过是用4根木头支撑起来的“窝棚”。杜自明用手推了一把柱子,整个“窝棚”左右摇晃。室内四壁空空,煮饭用的罐子空吊在火塘上,无米下锅。家庭主妇木然而立,面黄肌瘦。杜自明关切地问:“你们中午吃什么?”她手指屋角:“吃洋芋”。杜自明这才发现地上放着手指头大小的几斤洋芋。他又问:“国家供应给你们的粮食呢?”答:“早吃光了,还有几斤没有钱去买。”弯腰走出“窝棚”,杜自明流泪了……
杜自明翻山越岭,汗流浃背。一乡一村地走,一家一户地看。他算了算:樊哙山区有400多户住在山洞里,有2000多户住在“窝棚”里。山民穴居野处,人畜共室,夏以“玉米浆”充饥,冬以“玉米壳”为被。有的大姑娘“出入无完裙”。
10天的访贫问苦,杜自明彻夜难眠:解放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樊哙人民没能战胜贫困?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不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吗?现在,我是县委书记,如果继续让那里的人民贫困下去,就是失职!杜自明要求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去樊哙作实地考察,把樊哙作为全县扶贫工作的重点。
先解决燃眉之急。就在这一年,县里发动社会募捐,国家拨来了救济款,粮食、衣服、棉被运进樊哙山区,山民们高高兴兴过了一个春节。同时,县里帮助2703户山民盖起了新房,打井引山泉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修通4个乡的人行山道;架起9座铁索桥。
    脱贫之路
怎样帮助樊哙山民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温饱问题?杜自明扎进山里,决心到群众中开辟一条脱贫之路。他爬上老黄山,发现何仕林是个致富的带头人:一种药材二养猪牛,收入很可观。刘纪友,靠种药材首先成了大山里的“万元户”。这二人的致富经验为杜自明寻找山区的脱贫之路打开了思路。杜自明鼓励大家靠山吃山,靠山脱贫,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有计划地发展林业、牧业、种植业。村民们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几年后,办起了林场、茶场、牧区、果园、药材基地,先后出现了“木瓜乡”、“牛羊村”、“黄连村”、“天麻专家”、“魔芋大王”、“生漆大户”。绝大多数的农户找到了生财之道,栽起“摇钱树”,年年有收入。
    科技兴农
在樊哙山区海拔1600米的老黄山“苦草塘”,山民们一直靠吃供应粮。因是高寒地带,春迟秋早,不宜农作物的生长。玉米十年九不熟,山民只好用刀把嫩玉米削下来,磨成浆,装在坛子里,叫“酸浆子”。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必须战胜高寒。
杜自明又认准了一条路:科技兴农。
于是,山沟沟里自古以来有了地膜覆盖种玉米的新鲜事。1987年试种获得成功。新的农业技术闪现出增产的希望之光。杜自明因势利导,第二年扩大试种面积,第三年全面推广,遍山是地膜,白茫茫一片。这是前所未有的“温饱工程”,也是杜自明发动的一场科技兴农的革命。樊哙玉米亩产由几十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从此,樊哙结束了吃供应粮的历史,山民写下了向国家卖余粮的新篇章。
大山苏醒了。樊哙山区终于在80年代的最后一个秋天越过了“温饱线”:人均年收入301元,粮食人均占有416公斤。山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他们不会忘记喝“酸浆子”、睡玉米壳、住山洞“窝棚”的昨天,更不会忘记县委书记留在大山里的足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