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鸿雁组成的友谊纽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18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鸿雁组成的友谊纽带
刘克清
在我的影集里,珍藏着一帧不同寻常的彩色照片。照片来自澳大利亚丝菀黑尔市。画面上,一群逗人喜爱的小学生在草坪上,背倚一棵亭亭的桉树朝我含笑致意。孩子们的最后排不引人注目处,是一位慈爱的女教师。影中人我从未谋面,但个个都认识:马尔康·侃、杰内特·麦卡琼、双胞胎司格特·巴克兰和日贝卡·巴克兰,还有诺玛·赫斯罗珀太太……看到这些,我不禁惦念起那遥远的南半球的小朋友、老朋友,盼望着赫斯罗珀先生又给我带来新的消息……
去年8月,澳大利亚丝菀黑尔市卸任市长、现任市政议会议员欧伯特·赫斯罗珀先生,作为澳大利亚顾问团成员,受世界银行委托来到江西省,考察由世界银行贷款600万美元援助的柑桔项目。我全程陪同赫斯罗珀议员和他的同行伊恩·佩戈先生,参观了赣州市、于都和宁都县各类桔园,考察土壤适宜性、灌溉系统状况及柑桔品种和生长条件,还有经营、管理、科研、市场的方方面面。
作为翻译,我亲眼目睹并且深深为这两位世界银行顾问的辛勤工作、认真精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所打动。他们不放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提出疑问和建议,整理笔记,核对数据。有时中午时分,酷热难当,他们仍然头戴一顶当地桔农赠送的草帽,在桔园细细察勘;有一次甚至晚上还打着手电筒考察了一个柑桔科研所。四天的活动内容安排得满满的,我刚满30岁,可谓年轻体壮,都感觉有些吃不消,可这两位年届六旬的老人,却还嫌日程不够紧凑,并且“抱怨”花在吃饭、应酬上的时间太多。“我们不是游客,是来工作的。”这两个倔老头儿一再这么说,尽管他们私下里好几次对我表达了对友好的中国人民真诚与好客的感谢。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工作,我们彼此结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一天中午,在专家下榻的赣南宾馆,赫斯罗珀先生郑重地交给我一个文件袋,里面装有一大叠书信。他告诉我,这些书信都是他太太诺玛·赫斯罗珀任教的北丝菀黑尔小学五年级24位11岁上下的学生写的。“我启程前,她告诉孩子们我要去太平洋对岸的中国,他们都欢呼起来。于是我太太建议,每人给那里的中国小朋友写一封问候信,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爱好,建立联系,寻求友谊。这个建议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响应。”
我双手接过这份特殊的礼物,发现每封信中除了热情洋溢的话语外,还绘有一幅稚态可掬、情趣盎然的图画:有钢琴、儿童,也有澳大利亚的象征袋鼠,还有丝菀黑尔市的市鸟黑天鹅……
这可是24颗炽热、真挚的童心啊。
我不敢迟疑,经过联系,立即将这些珍贵的书信转交给了省重点中学——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颜鞠汉校长,并且很快得到了热烈反响。不仅兴奋的小朋友们在忙碌地写回信,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兴致勃勃地为孩子们做起了参谋。
就这样,我和赫斯罗珀先生成了“忘年交”。去年年底,我先后收到了他长长的来信,还有一张他太太与全班学生的彩色合影照片,赫斯罗珀太太还在照片背面端端正正地介绍了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另外,还有一份沉甸甸、有40个版的报纸《卫报》。
原来,12月20日,也就是圣诞节前夕,当地主要报纸《卫报》在第五版头条对这宗友好佳事作了重点报道,在文章的前面还配发了一帧大幅照片:欣喜的北丝菀黑尔小学五年级学生们正在阅读中国小伙伴的回信。瞧,娜塔丽·丹思旦和黛安娜·玛斯桑在互相向对方叙述信中的有趣细节。澳大利亚新闻界的朋友显然也为澳中儿童间的纯真友谊所鼓舞。
我想,不同的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都存在着差异,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合作。而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通信。中国和澳大利亚同属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两国人民长期以来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孩子们是世界的未来,前辈的事业需要由他们发展下去。
岁月悠悠,现在,频传的鸿雁,犹如一条跨越太平洋的纽带,已经把两国孩子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