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本色阳刚之美——谷秀荣折子戏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19
第8版(副刊)
专栏:

  本色阳刚之美
——谷秀荣折子戏观后
吴乾浩 曲六乙
前不久,河南省禹州市豫剧团赴京演出,特邀主演谷秀荣和剧团合作了一场精采的折子戏。《五世请缨·出征》一场,佘太君挺拔刚劲的气度,饱满激昂的情绪,伴随着点兵出征,颁布军令,步步推进。那“到边关再显显俺杨家的威风”的唱句,边掏翎,边接缰,顺势踩蹬上马;唱腔中包含全剧的最高音,又由重到轻极尽跌宕之能事,最后戛然停顿转成气势磅礴的拖腔,真有一种千军万马待发的气势。
阳刚之美不仅体现在家喻户晓的女战神——佘太君身上,还构成了谷秀荣塑造各种历史人物显著的艺术特色。《穆桂英挂帅·接印》中的穆桂英,《花木兰·元帅提亲》中的花木兰,都是壮怀激烈的巾帼英雄,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她们的阳刚之气又别呈一番形态,别有一种情趣。
阳刚激越与质朴本色在谷秀荣的表演中是互相融合的,由此获得了新的艺术特色。如果单纯突出慷慨激昂的性格,加大动作幅度,力放高音,虽能取得剧场效果于一时,总有浮面肤浅之感。谷秀荣不管是演佘太君、穆桂英,还是演花木兰,为了更深刻地表现历史人物的崇高美,尽力赋予角色以质朴的内在素质,在本色中施展才华。当佘太君站在点将台前,在某一瞬间虽然息声止动,也能透露出凛然不可侮的浩然正气。穆桂英复杂激烈的内心冲突,并不给人以不可捉摸的感觉,思路清晰,发展自然,让观众深信这是人物必然的行为选择。花木兰把勇武的花将军与智巧的闺阁女有机地交揉到一起,两者虽有矛盾,却自然统一起来,完成形象的塑造。谷秀荣紧紧把握住上述人物的感情脉络,尽力以质朴的方式传神地表现出来,不故作繁复,力避艰涩,在本色舒展中达到深沉的艺术境界。她的唱念刚柔相济,并非没有细腻婉转之处,但主调仍然是质朴豪放的。即使扮演《西厢记·拷红》中红娘那样的人物,以花旦应工,也在流畅中显出棱角,轻盈里包含持重,力求切合主持公道爱打抱不平的人物性格。这保持阳刚本色之美基础上的多变,构成了唱念风格上的对比,以柔衬刚,以巧补朴,更有艺术感染力。
谷秀荣的折子戏专场展示出她多方面的才华,这是她勤学苦练,植根民间的艺术成果。谷秀荣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熔旦角的马(金凤)派、常(香玉)派于一炉,加进了新的创造。即使扮演这些流派的代表剧目,并不刻意模仿,而是力求有新的阐发,新的风格的显现。她的演唱,没有脱离民众的审美要求,不论是塑造人物,还是运用技巧,都特别强调民间性。
谷秀荣多才多艺,老旦、青衣、花旦三门抱,还能反串小生。但由于剧院体制等问题未能解决,前两年在自己的省豫剧院未能充分发挥艺术才能。禹州市慧眼识珠,特地邀请她到禹州市豫剧团带徒弟、排新戏,到基层演出。红花绿叶,如鱼得水。如果没有禹州市各级领导的热情支持,没有禹州市豫剧团的真诚配合,她不可能获得这样的声誉。另一方面,禹州市豫剧团的演员素质和演出水平也都在谷秀荣的帮助下得到了提高。目前,中央和省属一些大剧院窝了不少有才能的演员,一年演不上几场戏,艺术青春被白白消磨。谷秀荣的例子说明,同基层剧团合作,不论长期或短期,也不论什么形式,都能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都能获得真诚热爱自己艺术的观众。基层,是演员驰骋的理想天地。
(附图片)
谷秀荣饰演的花木兰
王信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