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机关工作正常化 下派干部经常化 南平地区完善干部下基层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机关工作正常化 下派干部经常化
南平地区完善干部下基层制度
本报福州8月20日电 记者江宝章报道:当一批批干部陆续奔赴基层,博得一片赞扬声时,一个新的问题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如何既保证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又能使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取得实效?福建南平地区坚持从实践出发,不断改善干部下基层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去年底以来,南平地区各级党委采取临时组队、单位挂钩、定点活动等形式,分期分批组织了近2万人次的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但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工作衔接不紧,缺乏连贯性;下派干部与基层需求不适应,工作效率不高;一些单位人手少,抽调干部下基层后岗位出现空档,影响本职工作等等。在认真总结经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南平地区各级党委逐渐摸索出几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制度:
——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分阶段下基层。今年初,全区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抽调了6069名机关干部,分3批下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帮助抓好各项生产措施的落实,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结合部门业务下基层。经常到那些同本部门业务有密切关系的联系点、挂钩点开展工作,不定期下去蹲点调查。这种定点、定人、定任务的下基层形式,增强了部门的服务意识,发挥部门的业务优势,使工作有的放矢,不失时机。
——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和培养干部的需要,选派优秀干部下村驻1至2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此外,地、县直机关通过不同形式分期分批选送机关青年干部下基层锻炼,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又达到了教育、培养干部的目的。
目前,全区共下派常年驻村干部1073名,青年干部挂职锻炼94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