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满足需求才是必胜之本——记者与大连石化公司部分企业行家对话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1
第2版(经济)
专栏:

  满足需求才是必胜之本
——记者与大连石化公司部分企业行家对话录
本报记者 段心强
商品市场如魔方,变幻莫测。大连石化公司的产品能在国内外市场上站住脚不说,还不断拓宽自己的地盘,赢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有啥秘诀?
记者:你们的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不用说,产品质量足够好的,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好吗?
秦立新(副总工程师):好!在市场上,一份货一个成色,相比之下不好,顾客看一眼就走,回头率100%是零。这方面我们吃过苦头:因为大家习惯于萝卜快了不洗泥,质量差的产品像遗产似的一年年传下来。一次评比,产品质量在全国倒数第二,挨了批评。从此,全公司开始加强工序动态控制,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首先根据炼油化工生产特点,按照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要求,采取调查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确定21个对下道工序有影响、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形成关键质量特性的工序控制点,然后在这些工序控制点又找到327个影响质量的因素,最后确定48个主导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制订工序操作指导卡,建立设备仪表点检卡,增加化验和抽检次数,力争不让一个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漏网;一旦发现问题,跟踪查找原因,把质量事故消灭在未然期里。由于把质量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们的产品获金牌5块,银牌8块,获省以上优质产品称号的30种,在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一。
张启先(工程师):改革开放后,石油产品市场也出现战国时的“诸侯割据”:五花八门的牌号,各行各业的归属,七高八低的质量,搞得人们眼花缭乱。可命运各不相同:有的顺利进入流通领域,有的则被拒之流通领域之外。而生产采用国际标准,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通行证”。为此,我们成立了标准化委员会和专门机构,制定了采用国际标准规划,先后搜集和翻译38篇20万字的国际标准资料,逐渐在59种产品的生产中采用国际标准,结果55种产品被评为省、部级以上优质品,这些产品占总产值的81.36%,其中有15种获得国家金奖,46种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记者: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在整体疲软的市场上都有不疲软的商品。其原因是这种商品为社会所必需。你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刘日升(计划处副处长):是这样,市场疲软也好,不疲软也罢,只要我们投放到市场上的产品对人们是必不可少的,就不愁卖不出去,这恐怕是我们的石油产品不疲软的一个原因。
几年来,全公司开发新产品52种,共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4亿多元。比如,我们发现进口机械需要抗磨液压油,便研制成功,十分畅销;知道进口车辆需要高档润滑油,便群策群力,研制成QD级润滑油,价格很俏;了解到国内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润滑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便分头研制,10多种高档润滑油在我们厂里诞生。比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解放牌汽车改型后,压缩比提高了,要求30QD级润滑油。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很快研制成功,满足了新型解放牌汽车以及同级汽车的需要,既使润滑油的销售价翻一番,增加企业收入;又使汽车的换油期由8000公里增加到24000公里,为用户节约大笔开支。
周宜寿(研究所副所长):我们还有个体会:新产品的开发也是一种竞争。正如行船不能不管水深浅一样,开发新产品也不能不顾市场的需求量。我们在开发新产品中,注意“三个同时”:情报搜集、市场调查、标准调研同步展开。
记者:据我所知,现在你们拥有两个市场:国际与国内。对于这两个市场,你们是如何利用的?
于毓江(市场科科长):我国有句古话: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就是我们挤两个市场的出发点。因此,我们的两只眼睛时刻盯着两个市场。如过去两年,两个市场相比,国外的原油价格比国内的便宜,我们便从国外购买,炼出各种油品,返销到国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可今年,国外的原油每吨超过15美元,没有多少利可图,我们就停止进口;去年我们发现,一个国家冬季要用煤油取暖,需求量很大,每吨价格高达160多美元,比正常价高出近一倍,我们及时组织生产,出口26500吨,多获利106万元;我们出口美国的汽油,根据信息由含铅量高到含铅量低,到无铅,一直沿着用户需求不断更新,保证了这种产品在美国市场一直畅销不衰……从这里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市场风云变化多端,生产厂家各有旦夕祸福,我们只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不愁产品销路和经济效益。
曲日恩(副总会计师):打开窗户说亮话:我们是注重经济效益的。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企业,不能像资本主义企业那样“唯利是图”。我们生产任何一种东西,都坚持这样两个原则:
一、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既讲企业效益,又讲社会效益。如果两者有矛盾,无条件服从全局。比如,我们生产的防腐汽轮机油,原来的氧化安定性只有1500个小时,比国际上的要求少500多个小时。为了强化氧化安定性,延长使用时间,增加社会效益,尽管这种机油不能提价,对企业没好处,我们还是研制新配方使氧化安定性达到4200小时,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二、在对国外作生意中,既要赢利,又要注重友情。本来,我们效益差的低档润滑油已经停产,全部生产效益好的高档润滑油,但泰国一家老客户仍需要低档润滑油,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还是坚持保证供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