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出国深造时热情关怀 学成归来后多方支持 军事医科院做好留学人员工作 科研骨干力量得到加强,迅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出国深造时热情关怀 学成归来后多方支持
军事医科院做好留学人员工作
科研骨干力量得到加强,迅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本报讯 军事医学科学院热情支持知识分子出国深造,关心海外学子成长,努力为归国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更加激发了他们报效祖国的热忱。改革开放10年间,该院已有80多名中青年知识分子在国外完成攻读学位、客座研究和进修学习等任务,回国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截至去年底,在他们主持的科研项目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有9项,获得军队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有56项。
军事医学科学院为使科技人员在业务上更快得到提高,坚持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知识分子出国留学。公派出国留学名额有限,他们就发动各级领导和老教授通过自己熟识的国际同行牵线搭桥,协办出国手续。在这些同志出国学习期间,每逢元旦春节,院里都要给他们寄去贺年卡等慰问品。平时,院领导、各级党组织以及专家教授经常给他们写信,或利用出访的机会亲自探望,鼓励他们树立为社会主义祖国而学习的正确思想,同时,对他们的家庭、孩子给予热情的关照,尽量减少出国学习人员的后顾之忧。
组织上的关怀和爱护激励着海外学子为振兴中华、发展祖国医学事业刻苦攻读。许多同志克服种种困难,提前完成科研课题,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副研究员田英1987年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学习期间,5个月就完成了计划要用一年多的博士论文课题,提前一年答辩获得博士学位。1988年国家派副研究员杨佩英到国际病毒实验室进修。她惜时如金,用15个月时间完成了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的科研课题,取得的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学成归国时,她还带回了价值近3万元人民币的实验试剂。
该院十分注重发挥留学归国人员的才干,让他们在科研一线挑大梁。留学归来的80多名同志中,已有10人破格晋升高级职称,30多人陆续走上研究所、室领导岗位,作为课题组长承担国家科研攻关课题、国家“863”高技术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军队重点攻关课题共36项。留学归国人员把报效祖国之心化作自己的实际行动。分子遗传学研究室近10年中先后送出11名同志出国深造,已回国的6位同志成为本专业的科研骨干,人人取得科研成果。今年45岁的黄培堂1986年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谢绝聘请,提前3个月回国,潜心于科研工作,获得了两项军队科技成果奖。现在,他已接任研究室主任,还同时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技术课题在内的3项研究任务。他是该院目前最年轻的研究员。研究员白炎和沈倍奋都曾多次出国学习和参加学术会议,她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开展分子免疫学研究,连年取得成果,5年中共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成果奖7项。
                      (张石 唐平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