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合法生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1
第7版(国际)
专栏:海外见闻征文

  合法生财
陈铭道
美国,生财之道多得出人意表。
高速公路限速五十五英里。警察躲在树丛里用雷达测车速,逮住超速者就罚款,这当然是交通管理的必要手段啦。然而厂商却针锋相对地推销一种反雷达装置,可用之反测警察,价八十美元,正好是一次超速罚款数额。你买下它,但请超速无妨,一旦附近有警察测速,它就“哗哗”作响——有警察!美国本是汽车王国,它的销量可以想见。医生说吸烟危害健康。商人的广告却说,他生产的香烟有害物质含量降到最低点,但吸无妨。卫生组织开足马力克制艾滋病,应召女郎广告则声明:有艾滋病疫检绿卡,二十四小时服务,但请光临。宾夕法尼亚州持枪作案率剧增。州议会里,议员们为私人枪支是否合法争论得面红耳赤。可商店里,各种枪械照卖不误,从带望远镜的狙击枪到玲珑小巧的“掌心雷”,应有尽有,任君选择。你花三十美元便可购得手枪一支,性能卓越——两秒钟可射出六发子弹,好动人的一支枪哟。不过,法律禁止在市区内鸣枪,要过枪瘾,必须到郊外靶场。可是,万一不经允许,在市区把子弹都射入人体呢?厂家造、商人卖,均是合法谋利,只不过是歹徒凭之生财的生涯不合法。仅此而已?!
有时,你会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或告诉你:“AT&T公司的长途电话太贵了,如果你要打长途,请用MCI公司的,三分钟长途可省下八十五美分。”然而它却不说要另收五元转接费,待收到帐单才发觉被“宰”,叫苦不迭;或问你是否吸烟,如答曰:吸,它接着便说:“卷烟税太高了,每年你等于白送一百元给政府,欢迎你参加反对卷烟征税协会,以后,每买十条(一百盒!)香烟,可免费得一条……”醉翁之意原在乎卖烟,当然不管你十一条香烟都吸进肺里去了,那个肺成了什么模样。
有时,你会遇到一位陌生的访客,他衣着整洁,彬彬有礼地对你说:“感谢在天之父……”向你布道。他那纯正的英语,叫你好不羡慕;他那为世人赎罪的献身精神,叫你好不感动。你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什么时候露出庐山真面目——黑人宗教歌曲演唱会,请解囊相助。面对这样一位绅士,你即便囊中羞涩,也赧于启齿,掏钱吧,您哪!不过,你永远也不会得到他许诺的音乐会入场券。如果你认真,当然可以向法院起诉,就算你能找到他,并把他送到法庭上,但他的律师将会雄辩地证明他的目的——演唱黑人宗教歌曲——是如何高尚,而他的音乐会不过是遇到意外障碍,延期举行罢了!
在美国,只要你肯动脑筋,合法生财之道有的是。长得漂亮,身材出众,自不待言是得天独厚的本钱,你可以充当“封面女郎”,一帧胴体玉照价值上万,令人羡煞;或是竞选各级小姐,穿着三点式泳装上台亮相,用三围征服评委,一旦有幸进入决赛,那就财门大开了;连丑得出类拔萃,亦是本钱,你可以到马戏团展示一番,市民若想瞻仰尊容,花钱买门票!至于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嘛,更可助你一臂之力。教税法的教授在学院里潜心治学,他昔日的学生或任职联邦税局,绞尽脑汁制订详尽的税法,堵漏补缺;或在州、市税局充当从局长到执法官的各级官员,一丝不苟地审查报税单,孜孜不倦地与逃税作斗争。不过,他们从前的老师却在出版学术专著《一九九○年报税指南》,告诉你税法中的漏洞,指导你如何逃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徒弟哪儿是师傅对手!订书单上明确指出:该教授是某大学税法权威,桃李遍美国,你若花五元钱买他的书,起码可以省下二百五十元税款。美国公民,人人都要纳税,这位教授的科研成果,于己于民于国,其经济效益绝非一般,而且何违法之有?
诸凡种种,均是生财之道。它们或不顾社会利益,或迹近行骗,或有伤风化,或有损国家,然而皆属合法之列。初来乍到,好生不解,时日渐久,这才明白,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合法不合理。美国呀,怎一个钱字了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