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惜时如金的老金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1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惜时如金的老金融
朱澄潜
这是一份立于1988年秋的遗嘱,没有遗产分割的交代,也没有豪言壮语,通篇是对子女珍惜光阴的教诲:“人生干事情的机会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立遗嘱的人乃是江南“老金融”、惜时如金的交通银行苏州分行总经理蔡涵刚。
老蔡1932年生于苏州。别看他戴着一副瓶底般的深度近视镜,但对年月日时分秒他一目了然;走路外八字带点摇摆状,但办事以稳健著称。1987年6月,吃了40年银行饭、时年56岁的蔡涵刚被提拔为局级干部,全权负责重建交通银行苏州分行,限时1个月。筹办组头天上班,他开始倒数计时。书案台历上写道:“离退休还有48个月。”办公室小黑板上写道:“离开业还有30天。”
倒数计时,顿生紧迫之感。1个月要开办一家银行,也着实紧迫。要“招兵买马”,要“安营扎寨”,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离开业还有5天,苏州交行营业大厅的装修才开始,老蔡和他的“元老”们连续5昼夜都在现场,谁都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到7月1日上午8时,离开业典礼还有90分钟之际,营业大厅竣工了。就在苏州交行开业的这一天,蔡涵刚又在办公室台历上写了一行字:“离退休还有47个月”。
别看老蔡只读过小学4年书,但他嗜书成癖,广博的知识面,众口皆碑。评定高级经济师职称,老蔡是全票通过。大器晚成,“祝贺”他升官的奉承话不绝于耳。他的回答是:“国家不缺少做官的人,而现在需要的是实干的人。”
他顶着“秋老虎”骑车在全城为储蓄所选址;他在新所开张日,到一家家储蓄所为首批储户鞠躬致敬;他会客先商定谈话时间;他不论上车,登机,坐船,必定抓紧睡觉。榜样的力量是实在的。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的行风以守时著名于古城金融界。
蔡涵刚有句口头禅:“各自干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就敢在大饭店门前摆小粥摊。”
1989年5月,苏州交行有18名获奖储户没有按时来银行领中奖号,而各家银行的奖券上均印着“逾期不领者作自动放弃处理”的字样。老蔡布置部下,成立个临时班子,5天“侦破”获奖者,送奖上门。其中一位名叫王秀珍,公安部门提供了市区37个王秀珍。工作班子跑派出所、居委会,走街串巷,终于按时在桃花坞小巷深处查出了难度最大的第18名中奖者。“银行送奖上门”被传为佳话。苏州交行存款额直线上升,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开办时资本金3500万元,3年后的今天,资产总规模已超过12亿元,在全国66家交行分支机构中名属前列。
苏州交行于1989年开业二周年之际,姑苏城3、6、8月三度骤起抢购风,引起银行挤提浪潮,金融形势十分严峻,有的专业银行到了“保开门”的临界状态。就在老蔡在台历上写下“离退休还有24个月”的1989年7月初,他不慎撞裂了左胸3根肋骨。金融界的非常时期他不能躺倒。领导劝阻不了他,只能商调一名医生陪同上班全程跟随,下班把劳累得额头沁汗的老蔡,交还给当医生的蔡夫人。7月4日,老蔡按日程要去昆明出差,此行他人无法取代。他悄悄定下一份嘱托,郑重其事地请证明人签证后,护住左胸缠绕的夹板绷带,举步维艰地钻进了“桑塔纳”,直奔上海虹桥机场。苏州交行利用地区差、时间差拆借来的大量资金,缓解了资金矛盾,被报界誉为“小快艇救大兵舰”。3年来,老蔡一直被群众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0年7月1日,苏州交行三周年这一天。满头汗水的蔡涵刚在台历上写道:“离退休还有12个月”。
         (作者单位:苏州日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