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刘玉山和他的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1
第8版(副刊)
专栏:

  刘玉山和他的画
王朝闻
近两年认识的中年美术家刘玉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整体充盈着青年的朝气。他那黝黑而瘦削的脸上,一双显得机智的眼睛在闪光。双眼和说话坦率而自信的特点互为表里,这一点使我间接看出他对编辑工作和美术创作的执著态度。这个经历坎坷却有了出色成就的美术家,感激新社会对他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和他接触就能引起好感的另一原因,是他对编辑工作真有“拚命三郎”即不轻易感到满足的狠劲。他白天当总编辑,夜晚把休息时间用在美术创作上,同样具有“拚命三郎”的执著态度。他在书籍装帧方面给中国出版界和他自己所赢得的荣誉,可以说是把命“豁出去”了的产物。尽管编务十分繁忙,也挤出时间产生了品种、形式多样而且数量可观的美术创作。
我看过他的一些即兴性的速写:这些速写颇有美术创作的意味。我觉得他那享有国内外普遍声誉的装帧设计的探索精神,也显示在这些属于习作的速写画里。他的绘画大多具有尝试性,不是每一作品都已经成熟了的。但同样可以看出,作者追求如何表现的方式以及表现什么的那种不重复的创造性的努力。
看了他的一些对别人和古人作品的评论文章——例如分析秦汉雕塑的《编辑断想》,以及当作通俗读物、由他编著的《中国古代花鸟画百图》所写的序言,我觉得他在从事论文写作时也像从事美术创作、编辑工作那样,在给别人提供知识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百图》的序言具有介绍中国花鸟画历史发展的性质,看来他在落墨之前,对研究对象作过一番认真的理解。
他在近期给我的信里,按我所提出的问题作了大意如下的回答:“人的真诚和艺术的美的统一;不断探索是热情和兴趣不至枯竭的主观原因。”他把荣誉归功于集体却又严格要求自己。这一切,看来正是他在编务工作和美术创作上都获得突出成绩的重要原因。因为他对工作持认真态度,所以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意义得到了自己和别人都需要的认识。
我想,这次的“近作展览”不只向观众提供了观赏对象,不只给观众提供了理解他的艺术旅程的具体依据,而且观众也可能成为一种理解自己的借鉴。这就是说,才能和兴趣是多面型的刘玉山的经验,对个性大不相同的每位观众来说,都有可能从他的成绩中发现出于己有益的东西。展品中的一些着彩的瓷版画,是近期他到洛阳调查、组稿,挤空搞出的副产品。他因连续四天四夜干工作和创作,最后几乎晕倒在作坊而被送进医院。由此可见,他对祖国文化建设的进取精神。在他那不容菲薄的收获与一贯的拚命精神之间,体现着一种不能忽视的辩证关系。
(附图片)
少女与蝶(瓷彩画) 刘玉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