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可贵的追求——电视连续剧《福兮祸兮》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1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可贵的追求
——电视连续剧《福兮祸兮》观后
董学文
这是一个贫瘠的老区——夏家村。改革的春风和封建迷信的旧观念交织在一起,编导者把当前棘手的计划生育问题放到了这样的背景上,从而演出了一场催人泪下、有声有色的活剧。
我知道这个题材和视角的难处,弄不好,很容易成为“小品”或“活报剧”。可是,随着情节的巧妙展开,人物矛盾和观念冲突的迭起爆发,特别是随着编导者扣人心弦的悲喜剧处理,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感动了。
在中央工作的老同志肖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忧国忧民的作风;数不清的男女跪在送子娘娘泥塑前拜佛求子的触目惊心的情景;农民夏承宗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致使妻子临产客死异乡桥洞下的惨状;由于旧习俗、旧观念作祟,闹得夏家兄弟矛盾重重……这一切,编导者都摆脱了平铺直叙,而是把它们化作艺术表现的生动内容,从而在历史和现实、文化与习俗、贫困和致富等相当深广的社会环境中,把一曲悲喜交织深情的歌献给了观众。
我很欣赏编导者和演员们的艺术追求。剧中的肖征(王夫棠饰)、夏承宗(雷恪生饰)、秀莲(郭怡饰)、夏振山(张雁饰),都是较有深邃内涵的性格人物,扮演者也确乎把这些角色演活了。简洁朴实、很少修饰的手法,真情中浸透着的强烈忧患意识和警世意味,充分显示了编导者作为艺术家的勇气。
我也很赞佩该剧鲜明的思想追求。全剧散发着一股昂扬澄明的正气:从老干部肖征的身上,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的复归;从韩乡长和夏承禄夫妇这些基层干部身上,看到了农村观念的更新;从夏振山等老人身上,看到了蕴藏在基本群众中的对不正之风和恶劣行径的谴责力量。可以说,编导者和演员们的思考和憎爱、眷恋和忧伤、呼唤和期待,都大胆地袒露在这些人物身上,令人深思,耐人回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