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柳荫妈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孺子牛征文

  “柳荫妈妈”
宋守营 吕高排
提起她,德高望重的徐向前元帅称赞她是一位“很不简单”的“子弟兵的好母亲”;提起她,柳荫街人有扯不完的话题,驻守在这里的部队指战员更是亲切地称她“柳荫妈妈”。
她叫高玉桂,是北京西城区柳荫街居委会主任。
就在柳荫街还是一条破破烂烂的臭水沟的时候,高玉桂挂上了居委会主任的头衔。从此,68岁的高玉桂一心扑在军民共建工作上。她把闲居在家里的老太太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老大妈服务队”,专门为驻守在柳荫街上的北京卫戍区某部执勤连队官兵做好事。每到星期天,那些平日里在家坐享清福的老太太们,纷纷从家里端来针线筐,拿起搓衣板,搬来洗衣机,在高玉桂大妈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涌进部队营房。
刚开始,战士们见到这些比自己母亲还要大的老大妈给自己拆被子,洗衣服,补鞋子,谁也不好意思交出来。可是架不住高大妈的软磨硬唬。一次,连部通信员又把衣服藏起来。高大妈找到他,不客气地说道:“在家,你妈给你缝衣服,你也这样吗?”一句话,惹得这位刚满17岁的小战士抹开了鼻子,一边哭一边叫“高妈妈”,直哭得高大妈眼圈儿也红红的。
高玉桂爱孩子,她知道这些十七、八岁刚刚离开母亲的孩子心灵深处最需要什么。因此,她经常到连队去,看看战士吃的住的,和战士聊聊天,了解了解他们家里的事。
去年冬天,连队文书张景斌的脚因习惯性冻伤肿得像馒头似的,高玉桂看到后,一边落泪,一边合计着给小张做一双棉鞋。对于年轻人来说,做一双鞋子可能费不了多少工夫,但高大妈已是快70的人了,手指头不灵便不说,那眼神儿,有时候就是戴上老花镜,线头仍是穿不进针眼里。高玉桂用了十多天时间,终于做成了一双饱含母爱的棉鞋,赶在下雪前送到小张手里。穿上“柳荫妈妈”做的棉鞋,小张心里别提有多温暖了。
在连队营院里,有一个挂着“拥军家属房”牌匾的小院格外引人注目。这里面,记载着高玉桂大妈和居委会一片拥军赤心。
过去,连队几间家属房由于年久失修,房顶塌陷,夏天阴暗潮湿,冬天四面透风,异常干冷。每当干部战士家属来队都宁肯跑出去自个儿掏钱住旅馆。高大妈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折腾开了:部队有困难,居委会不能袖手旁观。她决定找厂桥办事处房管所帮助解决。
房管所离柳荫街三四里路。高大妈一个人步行走了好几个来回,硬是感动了房管所的同志,从紧张的维修经费里拨出3万多元维修款。随后又发动全街道的居民帮助连队拉来建筑材料,请来了最好的施工队,然后军民齐动手,把那破旧不堪的家属房翻修一新,打扮得像洞房一样。
柳荫街的子弟兵没有忘记自己的柳荫妈妈,他们和柳荫街的居民一起,把这条破破烂烂的柳荫街建成一条绿柳摇窗、鲜花含笑、充满歌声的文明街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