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关于建立民族戏曲导演体系的讨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2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化动态

  关于建立民族戏曲导演体系的讨论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的以新时期戏曲导演艺术为内容的第三届戏曲现状研讨会,最近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关专家和各地代表共八十多人,代表们各抒己见,气氛活跃。
此次研讨会基本上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一、当前建立戏曲导演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参加会议的多数人认为,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戏曲导演的理论体系,时机已经成熟,中国戏曲的导演时代已经到来。
有些代表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目前建立戏曲导演的理论体系时机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因为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批戏曲导演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较好的作品。提出当前急待解决问题是导演实践家们应加强对理论的把握。
二、关于建立戏曲的导演中心制问题。
有的同志回顾了欧洲十九世纪末戏剧发展的道路,评价了当时欧洲戏剧改革家戈登·克雷、阿披亚等人的优点和不足,认为戈登·克雷提出的戏剧应以导演为中心,而把演员当作“超级傀儡”的观点是不现实的,不符合戏剧规律。认为:“一直到现在为止,真正在舞台上还是演员中心。当然,演员变成明星,什么都由着他,这是不好的”。
有些代表则认为,戏曲创作历史上形成了“主角儿制”,其弊大于利。当前提出导演中心制,对于戏曲的发展是有益的。应该强调戏曲导演在创作中的“中心”位置,提高戏曲导演的地位。
还有的代表认为,从戏曲的演出形态上来看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可在创作过程中就必须以导演为中心。
三、戏曲导演的修养。
与会者指出:戏剧这样一门综合艺术,不同于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正因为这样,戏曲导演应该对于各种艺术门类有相当的修养和水平,这是导演本身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目前戏曲导演队伍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从总体水平上讲,文化知识要比话剧导演、影视导演低一些。因此,必须要加强戏曲导演队伍的理论和文化修养。      
         (贾志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