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中学毕业生的职业引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2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学毕业生的职业引导
本报记者 李志明
对阿根廷青少年来说,中学五年级(阿根廷中学学制五年)是人生旅途上的重要一站,不论是升大学还是就业,他们都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作出选择。这个年龄(十七八岁)也是心理发育的一个特殊阶段,对老师和家长笃信不疑的心态开始变化,孩子们喜欢自己思考而又缺乏自信,因而心中躁动不安。这时,为了帮助孩子们确定择业方向,阿根廷的家长们常常求助于心理医生,对他们进行职业引导。
像求医一样,职业引导的心理就诊为10—15次,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通常医生先让就诊者填写一系列测试表,用统计方法确定他们在哪一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才能。接着通过谈话、写自传、圈划爱读的书单、卡片分类等方法了解他们的爱好。医生向学生提供各种职业的介绍,从工作环境到报酬都有详细说明。视需要也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比如组织孩子们与某个专业的人员座谈,全面了解这个专业的工作情况;或者邀请不同行业的人员举行聚会,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喜欢同谁接近,问些什么问题等。有的医生编导小剧,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青少年已有自己的主张,但不成熟,医生可帮助他们区别哪些是旁人(家长、亲友等)的影响,哪些是本人的真正意愿。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术和方法,但原则都是启发、引导孩子们发现和认识自己,同时了解社会各行各业。医生并不做结论,在整个过程结束后,由孩子们自己做出决定。
到私人诊所接受职业引导要花不少钱,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才负担得起。但是有些公立医院和布宜诺斯大学心理学系开办免费门诊。首都每个学区都有心理医生小组(医生与教育局签订合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人口占全国1/3)省立中学都配备有专职心理医生。对毕业班进行职业引导是他们的工作之一。职业引导的效果怎样呢?一位心理医生告诉记者,才能与爱好的结合,是最理想的职业选择,心理医生可以帮助孩子们接近这个理想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就业往往取决于市场,工程师开出租汽车、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方面,医生是无能为力的。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航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