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全球竞赛 谁是赢家——西方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3
第7版(国际)
专栏:

  全球竞赛 谁是赢家
——西方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科学技术至关重要。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这在经济领域尤为突出,谁想在竞争中赢得头筹,谁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人类已跨入90年代,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竞赛正在全球展开。最近美国《商业周刊》就西方这方面的激烈竞争描绘了一幅错综复杂的画面。
纵观今日西方科技竞赛,主要还是美国、日本、西欧三方争雄。美国曾经在世界经济中掌执牛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整个世界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中东的石油钻机、日本的机床、欧洲的钢铁无不都是来自美国工厂。在宇航、电子、机械等许多领域也大都是美国的“领地”。“美国造”风靡一时。可是,进入70年代,一度趾高气扬的“美国造”开始受到冷落。80年代,美国面临的挑战更是有增无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等一系列太空事业的挫折更给“美国造”蒙上了阴影。
在“美国造”开始失宠之时,“日本造”却脱颖而出。与此同时,曾经倍受“欧洲综合症”困扰的西欧各国也逐渐开始恢复元气。70年代日本的汽车、钢铁产品对美国造成了极大冲击。进入80年代后期,日本、西欧等国正以咄咄逼人的态势一个又一个领域地夺取美国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使美国在许多关键领域丧失领先地位。
目前,除了化学工业和航天技术之外,日本几乎在所有高技术领域都与美国不相上下,有些领域,包括光导纤维、智能机器人、生化材料等还超过了美国。日本并没有发明电脑,但是今天,日本已成为电脑生产大国,闻名世界的美国商用机器制造公司和数字设备公司现在在尖端研究和开发项目上还不得不依靠日本的子公司。去年在美国获得专利最多的10家公司中,有5家属于日本。在目前的高清晰度电视和超导等尖端科学领域,日本也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日本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1988年以来已超过美国和欧洲共同体。进入90年代,一些西方舆论指出,过去唯美国之命是从的日本差不多要变成“敢说不的日本”了。
经过励精图治,欧洲的高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在不少领域已经构成对美国、日本的威胁。在航天技术方面,阿丽亚娜计划使欧洲增强了发展卫星通信和商业系统的竞争力。尤里卡计划已成为西欧与美国、日本进行高技术竞争的重要一着。美国《商业周刊》说:西德的电脑、瑞士的生物技术、荷兰和法国的电视、英国的医药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目前,欧洲各国政府以及实力雄厚的大公司都在不惜血本向有风险的高技术项目投资。从电信到汽车等各个行业,欧洲正在积蓄力量。此外,去年下半年,东欧发生剧变,两德统一即将变为现实。到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就要形成。如果将来全欧走向一体化,那么,到本世纪末,欧洲就会成为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科技力量。
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大批的高灵敏度摄像设备、高质量的机床、多功能的电脑以及其他许许多多高技术产品正源源流出日本和西欧。但这还不能说美国的发明机器已经失灵,美国今天仍然是世界上制造业中生产力最强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在科研实验方面,美国各大学、企业和政府研究机构的成就,诸如脱氧核糖核酸、高速电脑芯片等方面的创新都引人瞩目。为了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地位,在科技竞赛中赢得失地,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主要政策是:加强基础研究,以支持工业的发展;提高大学师资待遇,以培养科技人才;加强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加强国防科技等等。
现在看来,在这场科技竞赛中,美、日、西欧竞争必将愈演愈烈。但是,由于当代企业不断进行兼并和联合,向全球化发展;再者,美—日—西欧也彼此投资,互相渗透。因而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哪一方也不会轻易获胜或战败。同时,这家美国周刊也指出,除西方发达国家之外,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崛起。中国高技术水平和潜力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诸如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方面的杂交水稻、新材料方面的超导研究等。印度的军事工业和航天技术也很有实力。这一切对西方科技领域的竞争,无疑将会带来影响。  (王如君 编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