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悲鸿故乡“摩托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3
第2版(经济)
专栏:

  悲鸿故乡“摩托风”
许元强 何建新
艺术大师徐悲鸿倘若在世,或许会冷落“八骏”,转身挥毫描绘今日故乡的“摩托风”。
在悲鸿故乡——江苏省宜兴市,如今长年奔驰着7000多辆摩托车。盛夏,我们来到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宜兴乾元山村,一睹“摩托大军”的风采。
晨曦初露,“突突突”的摩托鸣吼声,唤醒了酣睡的乾元村。
到集镇上学的学生,到矿上挖煤的小伙,到乡办厂上班的姑娘,上街买菜的主妇,都骑上擦得铮亮的摩托车,威风凛凛地从山界里飞驰出去。这个3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拥有243辆摩托车!为了这支“摩托大军”,村里投资35万元建了一条通向山外的水泥马路。
这个村是宜兴市的“首富”,去年人均收入1900元,家家存款超过2万元。这里离乡政府3.5公里,靠最近的镇15公里,于是,摩托车在这个偏僻山乡充分显示了它的魅力。
那天清晨,我们看到了这样的镜头:爸爸骑着“重庆”去上班,妈妈骑着“济南”去种地,儿子骑着“玉河”去上学。有些人家有两三部摩托车。该村除了3个工矿企业外,还有7000多亩山地、竹林,600多亩水田,近1000亩茶叶、板栗、果园。点多面广,最远的水田有15公里。要搞农副工综合经营,靠两条腿不行,靠自行车不够,于是摩托车成为“首选”。有些山农车后搭一袋化肥,带一袋种子,肩上扛一柄锄,骑上摩托车就在崎岖不平的乡道上奔驰,到很远的地方种粮种菜。
“山里人,做煞命。”这句俗话是说山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忙到头,没有娱乐,也不懂娱乐。但这是过去的事了。摩托车缩短了山村同都市的距离,缩小了山里人同城里人的差别。深山不深了,山民不“傻”了。如今15公里外的张渚镇上有好戏登台,他们骑上“金城”,带上老婆孩子,“嘟嘟嘟”去捧场。逢年过节,有朋自远方来,骑上“重庆”就带到安徽广德太极仙境、宜兴善卷溶洞去寻幽探胜。正热恋着的年轻人,不再总钻山沟沟,骑上“幸福”谈情说爱了。
山里人形象帅了,山里人也走得更快了。要是悲鸿在世,怎能不墨酣情浓挥毫大写故乡的“摩托风”呢!说不定,他还会走进山民们“摩托大军”的行列,成为一把好手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