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奇人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3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奇人轶事
何先培
他告诉我,他患有“恶性肠肿瘤”,还有其它多种疾病,受尽了折磨,曾给单位、妻儿写过遗书。可他没有死!他在4700多个日日夜夜里,喝了自采的1.2万多斤草药水,以顽强的斗志,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创造了奇迹。
他叫蒋中祥,今年45岁,共产党员,现在湖南省溆浦县龙庄湾乡中学执教。
10多年前,蒋中祥患了病,先后到县、地、省、部队等12家大医院检查过。每检查一次,就要冒出一种新病,什么肾结核、肾肿瘤、结肠癌,共计22种。他几乎成了疾病的“仓库”和“储蓄所”,最后,医院确诊他患有“恶性肠肿瘤”。
蒋中祥拖着半条生命回到家里,父亲看他那个样子,请来木匠置好了一具棺材,准备后事。
夜深了,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蒋中祥,咬紧牙关,在昏黄的灯光下艰难地写着遗书。
“不,我不能死,我还年轻,还有很多事要做!”他想起自己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时刻,想起了党,想起了事业,想起了亲人,想起他的学生。他闭着眼睛,手中顿时飞起细碎的纸屑。撕碎了遗书,像是撕碎了一个昏黄的昨天。
蒋中祥读完在青海325医院治病时买来的一本书——《癌症是可以征服的》。书中那一个个征服癌症的勇士鼓舞着他。他的心灵深处,一个声音在澎湃——“我也要战胜疾病,重上讲台!”
从此,他看起药书来了。《肿瘤》、《与肿瘤作斗争》、《恶性肿瘤细胞检验》放在他的床头。他家乡四面环山,林茂草丰,有采之不尽的中草药,他决心要自采自熬,制服病魔。
他借来了《中药书》,找到了“清热解毒”条里“主要用于痈肿疮疡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麻黄苦”等草药。
“麻黄苦”——中药书上又名“败酱”,听听名字儿使人皱眉,可蒋中祥像嚼甘草那样嚼它。他竟有如此能耐——在山中碰到“麻黄苦”,就迅速扯下来,用手搓搓,送进口里,嚼得绿汁直流,苦得舌头发麻,旁人看得直打颤。“像吞食牛草”,人们暗地里议论着蒋中祥,好事者给他送了一个外号——“麻黄牯”,即黄牛!
一个初冬的深夜,蒋中祥躺在床上痛得打滚。他知道,只有马上熬药喝,病痛才能消除,可白天采回的草药全都熬完了,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上山采药。他顾不上穿衣服,一手压住腹部,一手拖起棉被,围住身子,口咬手电筒,在屋后山头上摸索了个把钟头,终于找到一把“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翌日晨,同事们走过他房门,一下惊呆了——他房门虚掩着,被子上到处是黄泥巴;房里乱七八糟,满地碎柴禾、药渣子;火炉上的砂罐,半罐药渣烧得漆黑;喝过药水的土碗盖在枕头上,房里弥漫着浓重烧烟味和草药味,而蒋中祥躺在床上鼾声如雷……
蒋中祥历尽艰辛,攀山越岭采药,足迹遍及家乡的山山水水。他每天要熬3斤多草药水。13年来,他熬药熬烂的砂罐就有6个,锯羚羊角磨平的钢锯就有5把。他还用药水煮饭、代茶。
更奇的是,他与死神搏斗时,除住院外,没有耽误过一节课。他任教的那个班,连年会考中,语文、政治居全区第一。他用业余时间任教的中师函授班,统考夺全县之冠。他还坚持自修中文专科,取得了大专文凭。1985年,他又参加了《人民文学》函授中心学习,于年底取得了结业证书。病中他还创作了短篇小说、散文、民间故事52篇,诗歌百余首,还写了一部30几万字的长篇小说,目前正在修改。他有一个大木箱子,里面装了33本教学备课本,字数百万以上。他的教案本写得有条不紊,清楚明白,这对于其他身体好的老师来说,也难以做到。他这些都是晚上做的,龙庄湾深山那间深夜还在亮着灯光的,就是他的房间。
蒋中祥那曾被阴雾遮蔽的生命的太阳,如今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湖南溆浦县广播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