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北京的这“盆”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4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的这“盆”水
新华社记者 马成广 本报记者 黄彩忠
密云水库今年刚好30岁。
我们应邀前往访问。站在主坝上,极目眺望,青山、绿水共长天一色,浩渺迷蒙;登上小艇,荡漾水上,只见库水清透如玉,洁净异常。水库工作者不无骄傲地说:“看,多好的北京这‘盆’水!”
“北京只有两‘盆’水”。
在平常,北京人又是以这样比较忧虑的口吻,谈论着维系他们生存的密云和官厅两个水库。密云水库于1958年9月1日开工,1960年9月建成。它的最大蓄水量为43.75亿立方米,相当于1200个昆明湖的蓄水量。今年水库上游雨多,库内的水位比往年高出1米,多蓄了1亿立方米水,实际蓄水量也只有20亿立方米。
陪同访问的总工程师告诉我们:面对这样一个近1000万人口的城市,百姓喝水,工业用水都靠着它,密云水库这“盆”水已成为首都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明明是座大型水库,人们却说它是只小小的“水盆”,因为它实在太宝贵了。对于这一点,管水的水库工作人员似乎比喝水的广大用户认识更深刻。
为了这“盆”水的保洁,水库上游潮河、白河两岸所有带污染的工矿企业都关闭了。工作是由北京市政府领导带队,一家一户去做的。他们动员大家多种果树、蔬菜,北京大开城门保证收购。水库旅游曾是一笔大收入,每年都在200万元左右,但它也带来污染,1985年终于作出决定停办了。库区周围几万亩松林,过去都是靠打药防虫,如今四处给灰喜鹊搭小房子,搞起了生物防治。
库水何以清如许?密云人民和水库管理工作者做出的努力,是难以用文字来概括的。负责水质测量的小陈告诉我们,他们风雨无阻,每天测量两次。密云水库一直保持着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各项指标都是令人放心的。
我们问他要向首都人民捎什么话,他只是说:“这‘盆’干净的水,来之不易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