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我国将实施节水灌溉增产工程 五年投资六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三百五十万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6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将实施节水灌溉增产工程
五年投资六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三百五十万亩
本报北京8月26日讯 记者黄彩忠从水利部获悉,我国从1990年至1994年计划实施一项名为“90—94”节水灌溉增产工程。5年中国家贷款3亿元,地方集资3亿元,主要用于发展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面积350万亩,预计每年可节约农业用水3.5亿立方米,增产粮食3亿多公斤。工程在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大力支持下,由水利部下属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具体组织实施。
在这之前,有关方面已经组织过一次为期5年的“实战演习”。从1985年至1989年,国家拿出2亿元专项贴息贷款,用于发展喷滴灌事业,建成工程1200项,扩大节水灌溉面积159万亩。5年的实践证明,喷滴灌具有节水增产、节约劳力和节省土地等显著的社会效益。我国的水果多数种在坡地或砂土地上,历来旱作种植无法灌溉,产量低而不稳。喷滴灌适应丘陵坡地的地形条件,且有广泛的土壤、地形适应能力,节水效果明显。湖南、福建的柑桔喷灌后每亩增产200多公斤,山东、辽宁的苹果喷灌后每亩增产500多公斤。上海郊区80%的菜地采用喷灌,用水量比地面灌溉节省一半以上,每亩增产200多公斤。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种植的小麦、大豆,使用喷灌技术后平均每亩增产分别为114公斤和47公斤。
这项工程的实施,继续利用财政贴息、银行贷款的办法。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表明,过去的5年财政共贴息5234万元,引导企业和农民自筹配套投入资金1.78亿元。也就是说,财政只要拿出1元钱的贴息,就可以调动农民投入5至6元钱用于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有利于缓解财政资金不足,引导农民向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好办法。有关部门最近联合发出通知指出,节水灌溉贴息贷款的计划管理仍按以前的规定办理,有关各方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做到建一处,成一处,管好一处,发挥一处的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