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非洲国家建设自由工业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6
第7版(国际)
专栏:

  非洲国家建设自由工业区
本报记者 杨汝生
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通过建立“自由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经济发展的事实,使一些经济困难的非洲国家受到鼓舞,它们纷纷借鉴别国的经验,建设自己的“自由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
非洲岛国——毛里求斯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这个面积仅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印度洋上的岛国,被人们誉为“非洲的新加坡”。毛里求斯兴建“自由区”的设想可追溯到60年代,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十分单调,90%的出口收入来自制糖业。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和人口急剧增长,制糖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种种限制。实现出口多样化、兴建“出口加工区”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它的“出口加工区”于1970年开始筹建,1983年全部建成。短短几年时间,已给国家带来莫大的好处。现在加工区内共有575家企业,包括纺织、服装、电子、钟表、首饰、印刷、手工艺品和小机械等行业。去年,加工区的产值已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帮助国家偿还了部分债务。加工区还为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毛里求斯国民的就业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现在已开始从国外招收劳动力。
现在,一些非洲国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也在发展自己的自由区。已经起步的有摩洛哥、马达加斯加、多哥和喀麦隆等,其他国家对此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非洲兴起了一股“自由区热”。新建的自由区的共同特点是:国家的行政干预将大大减少,私营部门在投资、建设和管理上发挥主导作用,对外国投资者在关税和财税上将给予更多的优惠条件等。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有更多的非洲国家加入到建设自由区的行列中来。
非洲国家在兴建“自由区”方面既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也遇到不少困难:它们的经济实力较弱,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国内购买力有限;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额不大;加之近来许多国家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在建设自由区的过程中遇到了更大的困难。但非洲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如原材料极为丰富,劳动力价廉,水陆交通方便,有的国家还通用英法两种语言等。
非洲国家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自由工业区”,前景是广阔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