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苏联农业丰产喜与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6
第7版(国际)
专栏:苏联通讯

  苏联农业丰产喜与忧
本报记者 周象光
今年,苏联农业年景好。粮食、蔬菜、水果的产量都将超过往年。据估计,全国粮食产量可达三亿吨。这是多年来少见的大丰收。
从一九七二年起,苏联每年都要进口大批粮食,去年一年,苏联为进口粮食和饲料花了约六十亿美元。今年农业大丰产为改变粮食依赖进口的局面带来了希望。因此,全国上下无不为此而感到喜悦。
但是,如何使地里的粮食进入国家的粮仓,蔬菜、水果投入消费市场却是一大难题。从七月中旬起,中央有关单位和报刊就不断收到来自各地的告急电,说当地无力收割,粮食浸泡在雨水中,蔬菜在霉烂,要求有关方面尽快支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为不误农时而将未收获的蔬菜翻耕掉的现象。而城市菜店的货架上却依然是空的,自由市场的菜价在不断上涨。许多人为此而愤慨。
面对这种形势,苏联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从政府机关和军队抽调人员和车辆支援夏收,同时责成地方当局动员城市职工和大学生下乡支农。紧接着,一些地方如雅罗斯拉夫州等宣布全州处于“紧急状态”,动员全州居民抢收夏粮。这在苏联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大力批判行政命令体制的同时,采取这种非常手段,显然是有难以克服的困难。从苏联报刊的报道看,目前最突出的困难是:
一、农村劳力严重不足,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现象仍在发展。长期以来,每到农忙季节就得动员城市职工下乡支农。但是,从今年起,全国工业企业普遍推行经济核算制,劳动集体实行承包或租赁,派人支农势必影响本单位的利益。因此企业不肯无偿支农。
二、农村的农机技术装备和物资供应问题很多,农机技术人员十分缺乏。全国五分之一的联合收割机因缺乏农机人员而不能开动,农工系统五千余辆卡车因缺乏轮胎或电瓶而无法使用。燃油紧缺的情况极为严重。
三、铁路运输和装卸能力不能满足农忙的需要,堆积如山的粮食不能运往粮仓,蔬菜水果不能及时运往城镇。全国有四千多辆运粮车皮因无力卸货而成了“有车轮的粮库”。此外,民族骚乱和矿工罢工,使许多线路陷入瘫痪,打乱了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当铁路系统已感负荷过重的时候,各地港口又发来了告急电:苏联去年从国外订购的粮食也在此时纷纷运抵苏联口岸,因无力卸货,数十艘运粮船只滞留港外已达数周之久。苏联当局还得为这批船只支付一大批损失费。
据苏联《真理报》报道,目前因不能抢收、抢运,每日要损失粮食约一百万吨。往年,整个收获季节约损失三千至四千万吨,这相当于一年的进口量,今年的损失能否减少还很难预料。丰收暴露出的这种种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也为改革方案的设计者提出新的课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