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走进理性国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6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走进理性国度
杨伟
公元1987年10月4日,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飘到四川乐山市东风电机厂中学。
英国《运动科学》主编托马斯·利里博士盛情邀请徐明11月赴英出席“世界人类工程学会”、“英国运动训练学会”主办的“国际运动和人类工程学术讨论会”。
徐明何许人也?他是子弟中学青年体育教师,打一手呱呱叫的篮球。几年前,他“迷恋”上“灰色系统”理论,从此与高等数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力学结下不解之缘。1984年,处女作《灰色系统在冬季长跑中运用浅谈》一鸣惊人,年底出席了在太原召开的学术讨论会。邓聚龙教授对这篇国内首次把“灰色系统”运用于体育科研的论文给予高度评价。徐明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一篇又一篇论文相继在《田径》、《田径指南》等理论杂志“曝光”。就在此时,他开始放眼世界。《奥运会部分田径纪录的建模与预测》推导结果与国际田径权威人士预测成绩惊人地相同或相近,填补了24—27届奥运会部分田径项目预测的空白;这篇计算科学、见解独到的论文引起利里博士的浓厚兴趣……
此刻,心潮似海的徐明一溜烟儿骑车到厂部办公楼。厂长作难了,工厂“军转民”正爬“陡坡”,拿不出万把美金。再说申请护照、办签证也非易事,即便批准,恐怕也“水过三秋”啰!未能成行,徐明心里别是一番滋味。
1988年7月,他花去几十元邮费,寄出50页的打印稿《夏季奥运会部分田径和游泳项目发展趋势》。9月,国际奥委会林查尔德博士复信说:“我认为此论文很有价值,但因今年是奥运年,版面很紧张……我们已把它交运动部归档”,并随信寄来两本装帧精美的汉城奥运画册。
“灰色系统”属于新兴预测科学,预测准不准确是能否取信于人的关键。汉城奥运,百米金牌谁是得主?徐明与友人在办公室争得面红耳赤。他断言非刘易斯莫属,“步幅型”、“步频型”、“神经转换速度”——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为增加“刺激”,旁人建议“赌”几个西瓜。徐明素无赌意,这次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第二天,徐明蔫了。奥运前夕,他确是对两巨星作过大量研究。但他不耍赖,立即掏钱请客。众人抹嘴之际,他不甘心溜了一句:“说不定约翰逊服了兴奋剂。”众人掩口而笑。过了两天,全世界震惊了。约翰逊丑闻,许是瞎猫撞着死耗子吧!但刘易斯蝉联冠军,果真被他奇迹般言中!
1989年1月5日,中国“田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届田径论文报告会在天津师大拉开帷幕。会前,田径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各省市上报的百余篇论文进行封闭式评选。现在是前20名最后角逐。会议氛围庄严肃穆,但评委们表情和善,他逐渐放松面部肌肉,在有限的答辩时间内,阐述透辟,应对自如,掌声响彻大厅。他的《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男子百米成绩主要因素灰色相关和分析》,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定量分析,独树一帜,荣膺二等奖!获奖者或教授或研究员,唯独他来自基层中学,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4月,“亚运科学14号”信函飞进山沟沟,内云:“徐明同志:我们荣幸地通知您,您的论文《国内外优秀男子短跑百米成绩主要因素灰色相关和分析》已被亚运会科学大会录取……”
学校领导支持,厂领导开绿灯。徐明万分激动,耳边响起巨人恩格斯的声音:“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触角已经扎进“理性王国”,他要扎得更深,更深!
(作者单位:四川乐山市东风电机厂中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