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穷乡蔡集服务高人一筹 农机私头公尾办法独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5
第2版(经济)
专栏:

  穷乡蔡集服务高人一筹 农机私头公尾办法独特
本报讯 一望无际的田块无埂无坝,齐崭崭的稻田和茂密的棉花地里,植保服务队员一字排开,背上的弥雾机喷吐药雾;管水服务队提闸放水,巡视在田间地头。江苏省宿迁市蔡集乡4.7万亩稻麦、4000亩果树和8000亩棉花已经全部实现了作物品种布局、种苗、药、肥供应、管水用水、除草防病、机械收种的社会化服务。
搞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关键是农机具问题。蔡集乡是个穷乡,乡镇工业不发达,不具备以工养农的条件。但是乡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户为了跑运输,已购买了300多台手扶拖拉机。由于他们未买配套机具,这些拖拉机在耕种收打的农忙季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乡政府决定采取“私头公尾”、“忙统闲分”的办法,即农户买主机,集体购买多种配套农机具,收种大忙季节把各户的农机集中起来使用。他们解决“公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乡里按承包地每年每亩提取1元钱的农机化发展基金;每年从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按一定的比例拿出一点,不足部分向农民统筹,乡、村、农户投资的比例大体是2∶2∶1。
1987年以来,蔡集乡用于农机化的投资148万元,购买了配套机械2704台(套),实现了耕耙、播种、收割、脱粒的机械化。农户的支出比过去自找农机作业费减少60%,集体也减少了300多万元的买主机支出。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使这个乡今年小麦平均单产达到374公斤,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富余劳力转向二、三产业,村组工业和家庭经济产值分别是1985年的6.9倍和11倍,去年底,农户人均实际收入达千元。
                   (孙立军 侍卫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