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在“王桂荣号”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7
第8版(副刊)
专栏:

  在“王桂荣号”上……
董子华
在北京甘家口,矗立着一尊汉白玉塑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手持售票夹,含笑注视着来往车辆和熙熙攘攘的人流。
她就是五年前因患癌症去世的优秀售票员、北京“四有”青年模范王桂荣。
一○三路二八三五号——“王桂荣号”电车缓缓驶进甘家口站。从前门售票窗口,探出一张清秀的脸,深情地望着王桂荣的塑像,神色庄严。
她就是“王桂荣号”现任车长、北京市劳模盛银珍。
一○三路从北京站出发,终点动物园。其间经过王府井、故宫、北海……这是一条在“人海”里穿行的“热线”。
“同志们,亚运会正向我们走来……”盛银珍上下搀扶,耐心疏导,热情宣传。
车到沙滩站,上来几位东北大汉。
“同志,请您往车厢里面走走。”盛银珍笑容满面。“我就愿站在门口。北京的售票员,没一个好东西……”大汉出言不逊。盛银珍一愣,但随即恢复了笑容:“同志,天热容易上火,先凉快凉快。”说着递过去一把折扇,“我们北京的售票员有什么做得不到的地方,我在这里向您道歉。”“这……”大汉接过扇子,一时无言以对。“同志呀,我刚才可不是冲您呵。我们第一次来北京,跟售票员问个道,她骂我们‘傻帽’。要是北京的售票员都能像您这样……”
这只不过是最近在二八三五号车上捕捉到的一个小镜头。
这样的镜头太多了。
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搞社会调查,跟盛银珍的车。他们统计过,从北京站到动物园,盛银珍四十五分钟说了一千三百多句话。而按最低的要求,单程二十二个车站,每站可以只讲四句话。盛银珍售票八年,按最保守的数字统计,她接待过的乘客多达三百万人次。可她从没与乘客发生过一次争执。
一九八六年初,一位军人搀扶一位大娘登上二八三五号。车刚启动,大娘就要吐。盛银珍忙把一个塑料袋递过去。“哇”的一声,大娘一口全吐在盛银珍的脚上。但她眉头也没皱一下,就端来了自己的茶水杯,又拿来了清凉油,并轻轻给大娘捶背。车到终点,那位军人眼含热泪,上前行了一个军礼:“同志,太感谢您了。这一路上,您给我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我马上就要上老山前线。如果我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一定要来北京再坐您的车。”
两位碧眼金发的外国青年,下车前一定要送盛银珍一件小礼品。盛银珍摆手致谢。“OK,OK!”外国青年指着车厢前“王桂荣号”大牌子,高高翘起大拇指。
盛银珍扶着一位蓬头垢面来京上访的大娘上车,人们纷纷往后闪。“啧啧,瞧她那脏样,你还扶她,虱子都爬到你身上了。”大娘坐下来,拉着盛银珍的手,老泪纵横:“姑娘,北京的好姑娘……”
大年初一,老乘客纷纷上车给盛银珍拜年。各式各样的小礼品,堆满了小小的售票台。盛银珍心情十分激动。
盛银珍忘不了王桂荣。每天一踏上二八三五号,她就感到王桂荣仍在车上。她清楚地记得,五年前,当王桂荣知道自己得了喉癌后,手术前还强撑着来到车上,深情地抚摸车身,含着热泪说:“盛姐,我真舍不得离开咱们的车啊……”她固执地松开脖子上的纱布带,要求再让她卖一次票。车缓缓开动,她微笑着走向每一位乘客,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极其微弱而又沙哑的声音说:“请您……买票,谢谢……”她一张一张地撕着车票,泪水滴落票夹。
王桂荣去世前,紧紧拉着盛银珍的手,吃力地说:“盛姐,千万别忘了咱们的决心,一定要创一辆市级文明车组……”五年来,盛银珍一刻也没有忘记桂荣最后的嘱托。每天当她从甘家口王桂荣塑像身边经过时,都仿佛听到了桂荣亲切的声音。
                (作者单位:《建设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