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发展中的世界“汉语热”——记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8
第7版(国际)
专栏:

  发展中的世界“汉语热”
——记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本报记者 柯月霖 陈树荣
采访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对于我们中国记者来说,感到既亲切,又方便,因为没有语言障碍。讨论会聚集了来自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五十多名代表,都说着同一种语言——汉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增加了会议的融洽和活跃的气氛。(见本版照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的憧憬,汉语教学在全世界迅速发展,成为跨国家和地区的一门语言科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汉语课。美国汉语教授白慕堂告诉记者,他一九六五年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汉语时,当时只有七名学生,现在增加到了七十多名,增长了十倍。至于像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等著名大学,学汉语的学生一般都在二三百人以上。在美国已有二百多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了中文系或汉语课专业。美国的部分中、小学也推广了汉语教学。记者还采访了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代表,他们的情况大体相似:十年来学习汉语的学生均有大量增加;现在的问题是师资明显不足。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在那里掀起的“汉语热”尤为红火。日本汉语教学的特点是多样化:形形色色的学校,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再加上电视和广播的普及,形成了视听结合、专业和业余结合、早中晚时间结合的汉语教学网络。记者采访了一个小型的汉语学校——《朝日中国文化学院》院长吉田实。他原来是《朝日新闻》社的记者。《朝日中国文化学院》现有学生二百六十人左右,每天开四个班: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
“自从中苏关系正常化以后,在苏联也掀起了一股‘汉语热’。”这是苏联远东大学汉语教研室主任哈玛托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今年以来,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其他城市的学校,纷纷设立汉语课。在哈玛托娃执教的远东大学,现在参加汉语学习的学生已增加到一百多名。每年还派学生到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留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华语研究中心主任卢绍昌对记者表示,新加坡政府在推广汉语教学上出了大力。汉语已被定为当地官方使用的语言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过本科和夜校教授汉语,大大地促进了汉语的普及。为了使社会用语规范化,还专门设立了华语研究中心。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第一次来北京参加汉语教学讨论会的台湾代表何景贤先生。何先生是台湾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知名学者,他所创办的中华语文研习所设有五个教学中心,有外籍学生一千五百多人。何景贤先生对记者说,推广汉语教学对海峡两岸来说,目标是一致的,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合作。对于这次会议,何先生兴奋地表示,“有三百位学者参加、宣读了三百多篇论文的大会,完全是以文会友、共同切磋为目的,使大家受益匪浅。我个人在会上也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我第一次回来受到热情的款待,诚恳地交换意见,使我对中国未来统一的信心更为坚定。”何景贤先生这番热情洋溢的讲话,预示着海峡两岸的学者将有可能携起手来,为推广汉语教学而共同努力。这对促进中国的统一,扩大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无疑大有裨益。
“汉语热”是否能长期持续发展下去?这是代表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代表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汉语将大有用武之地。英国科技发明报道专家迈克·克鲁斯就预言,汉字将是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汉语热”目前正值方兴未艾,大有继续升温的势头。这是代表们比较一致的看法。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