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亚运会歌凝深情——第11届亚运会会歌诞生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8
第8版(副刊)
专栏:亚运艺术窗

  亚运会歌凝深情
——第11届亚运会会歌诞生记
洪叶
当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开幕式的时候,场上将演唱一首亚运会会歌。
前10届亚运会并没有统一的会歌。第11届亚运会确定在北京举行之后,这一届亚运会的组委会就想到亚运会应该有自己的一首会歌,以表现亚运健儿的共同心声。于是,在1987年曾向社会广泛征歌,但来稿不太理想。亚运会歌并不好写。它的歌词既要体现亚运会的宗旨,又要写得感情强烈;既要反映亚运健儿竞技的心态,又要反映亿万观众兴高采烈的心境;既要有亚洲的特点,也要有在中国举办的特点。会歌的曲调,除了充分展现歌词的意境、情绪外,还要考虑到在开幕式上演唱时的宏大场面和热烈气氛,还要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有庄严、神圣、优美之感。
后来,经过广泛征集,反复筛选,确定石祥创作的《高举起亚运会的火炬》为第11届亚运会会歌歌词。石祥从事歌词创作近30年,曾以《十五的月亮》等歌词而为人们所熟知。他曾从不同角度写了多首亚运会歌歌词应征备选,最后,这一首被选中。这首歌词,以反问和肯定的方式,把亚运健儿的远与近、陌生与熟悉,巧妙地联结在一起,像老朋友相见娓娓交谈,亲切如故,形象地表现了亚运健儿手拉手、臂挽臂的雄姿。
亚运会歌歌词确定以后,亚运会组委会曾组织作曲家谱曲。组委会最先收到了施光南写的歌曲。施光南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自己培养的作曲家之一。他见到歌词后,昼夜谱曲。他曾设想过几种方案,几易其稿,终于谱成了这首会歌。此曲的设想是,当“前奏曲”响起、铜管乐进入时,在亚运会主会场的几个入口处,各有一队身穿白运动服的女运动员手举鲜花跑向点火台,在点火台上下组成一个巨大的“人”字,接着唱会歌的主体部分,唱完后点燃圣火,当圣火熊熊燃起时再回到“前奏曲”结束。为了加强气势,他还在“前奏曲”里加填了“燃烧吧,亚运圣火,亚运圣火,燃烧燃烧吧”这样一句歌词。
施光南谱写的会歌,得到了音乐专家王震亚教授的首肯。他认为谱写得不错,只是对合声部分提了点意见。后经音乐家吴祖强、时乐濛、杜鸣心、乔羽等评定,亚运会组委会审定,确定这首歌曲为第11届亚运会会歌。当时专家们认为,这首歌写得庄严,有气势,但群众唱起来可能困难一些。
亚运会会歌如果既适于在隆重、庄严的亚运会开幕式上演唱,又便于群众传唱,当然最好,但要同时做到这两点是很不容易的。广为流传的《手拉手》其实并不是奥运会会歌。奥运会是有自己的会歌的。早在1896年雅典第一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曾演奏了一首歌,那是一首大合唱形式的歌曲,以后几届奥运会都用了这首歌。50年代,国际奥委会正式作出决定,将其定为奥运会会歌。《手拉手》其实是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完团体操后演唱的一首歌曲。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会歌《意大利之夏》,也不是一首流行歌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焕之认为:“会歌不同于一般歌曲,它是在亚运会开幕式点燃火炬时那种特定环境下演唱的,应具有庄重严肃、气势宏大的特点。”
会歌制成电视片《亚运序曲》在电视台播映后,收到了一些听众的意见。当施光南正准备加工、修改时,不幸英年早逝。
为了圆满完成施光南未竟的遗作,1990年6月1日,亚运会组委会吴重远、康维等人组织施光南的好友、作曲家王酩、王立平、王世光、张丕基、段五一和石祥,一起对会歌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如果电视台、电台反复播映这首歌,群众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配器比较杂乱,演唱也感飘忽不定。大家决定主旋律不改,重新配器,重新录制。王酩主动推荐上海的配器高手马友道配器,还承担了请演员、乐队、录音等杂务。会歌仍由胡晓晴、佟铁鑫领唱,中央乐团合唱队演唱。人们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屏幕上,大概已经欣赏到这首凝聚着无数颗爱心和奉献精神的歌曲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