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从儿童出发——看儿童剧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8-29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从儿童出发
——看儿童剧想到的
童道明
最近看了两出儿童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马兰花》和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的《少年周恩来》。这两台戏的导演的二度创作都是得到戏剧界的普遍好评的。所以我在看戏的时候长了个心眼:我要从他们的导演实践中那怕发现一点带共性的艺术经验。
《马兰花》在舞台上已几度开放,它常开常艳,常演常新。此次由陈颙、尚鸿佑复排的《马兰花》,从剧本结构到演出形式都大为改观,在艺术处理上有很多创新。最引人注目的有两点:一是大量运用形体语汇,用富于韵律的戏剧动作取代直白叙事的戏剧语言,让舞台画面更趋近于诗化的童话世界;二是对老猫形象采用“分解组合”的新颖处理,“一分为四”的老猫分别突出老猫的某一个反面性格特征。
就像少年儿童爱跳猴皮筋一样,儿童观众向往戏剧舞台上的跳跃性节奏;小观众对于形体韵律的敏感,是成人观众无法比拟的。《马兰花》中重复出现了山林世界几个小动物照镜子的过场戏。照镜子的动作是一套富于韵律感的虚拟动作。一当扮演小动物的演员在台上表演照镜子的形体动作时,台下有些小观众不约而同地有节奏地拍起巴掌与之配合。这种剧场效果完全出乎我的意外。和儿童观众一起坐在剧场里看《马兰花》,我一再地被台上台下相互感应交流的剧场气氛所激动。我感觉到,导演在精心设计高潮性的戏剧动作时,已经把儿童观众可能发出的情绪反应通盘纳入演出总谱中去了。
舞台上的高潮和观剧厅里的高潮是同步出现的。“一分为四”的老猫阴谋败露,纷纷作鸟兽散,甚至流窜到剧场过道。于是,过街“老猫”人人喊打,小观众们,群情激昂,协助以马郎为首的山林朋友,把老猫捉拿上台。
我们曾经多次谈论过戏剧演出中的“观众参与”的可能性。想不到正是在这次《马兰花》的演出中,我看到了最自然而然、令人感奋的“观众参与”。导演想必先于我们认识到了儿童观众的特点。爱玩“做家家”游戏的儿童倾心于以假当真的做戏;天然地嫉恶如仇的儿童观众与歌颂真善美的儿童剧极其容易产生心灵上的感应。因此,较之成人观众,儿童观众具有更强的戏剧参与意识。《马兰花》的导演找到了吸引儿童观众参与戏剧事件的恰当途径。
当然,“参与”的概念不能理解得过窄。一般来说,儿童剧的演出都需要儿童观众的想象力的参与,但儿童观众的想象力的翅膀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靠导演的艺术想象的参与煽动起来的。在这方面,除了《马兰花》之外,林荫宇导演的《少年周恩来》也颇有启发性。
《少年周恩来》是一部严肃的传记体剧作,剧本的叙事结构本身不可能像童话剧那样的为儿童观众喜见乐闻。导演便在思想的形象转化上下了一番功夫。因为一切的思想,都要通过生动的形象深入到儿童观众的心田,而可供视听器官捕捉的形象,又能诱发儿童观众的想象。就像印出来的儿童读物讲究图文并茂,立创了舞台上的儿童剧也需有直观性的舞台画面的诱导。但直观不等于浅白,过于浅白未必能触发儿童观众的想象。《少年周恩来》的一大成功,是导演能把普通的生活场面奇异化,从而变幻出了具有艺术欣赏性和思想启示性的戏剧场面。
比如,导演让两个扮演周恩来与他的小伙伴的演员,同时扮演他们逗玩的两只蟋蟀。由两个演员用夸张的动作表演两只蟋蟀的搏斗,这有多奇异!但在这奇异的舞台画面里饱含着情感内涵,蟋蟀的搏斗反衬着他们的小主人的一颗童心与一片友情。
又如,在展示两派学生发生争执的那场戏里,导演把落后学生表现成由反动学监暗中操纵的木偶。活人成木偶,这有多奇异!但这奇异的舞台画面恰好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马兰花》和《少年周恩来》的导演想必是研究过儿童审美心理特点的。他们知道运用戏剧假定性的无边魔法,在舞台上不断地创造奇异的变幻,能唤起儿童观众的想象力并维持他们的观赏的热情。由此我们也能想通,为什么在著名的儿童剧中童话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童话剧不就是整体上的普通生活的奇异化吗?!我相信优秀的儿童剧作家在执笔之时,也是首先想到了儿童读者的审美特点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总结他的体验派的舞台经验时,曾经使用了“从自我出发”这么短短一句话。在总结我们的成功的儿童剧导演实践时,我们也不妨学习这位戏剧大师的言简意赅,只是要把出发点从“自我”转移到我们的服务对象——“儿童”一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