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惠安女的脚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0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侨乡纪行

  惠安女的脚步
本报记者 罗同松
汽车进入福建省崇武镇地区,越来越多地看到公路上那一群群走着的惠安女。她们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摩托车,或乘拖拉机,走一路,唱一路,笑一路。
“惠安女”是指惠安县崇武地区7个乡镇的妇女。她们与其他妇女的明显区别,是那一身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优美服饰。长期以来,影视界、文艺界、新闻界,以及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们对惠安女的服饰多有表现、介绍、论述以致争论,共同之点是惊呼“美得很”。我在路上见有8位用大杠抬条石的年轻惠安女,8人服饰相同程度,就如舞台上集体舞服饰一样。随着时代的变革,惠安女的服饰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又不断地把生活中的美集中起来,经过孕育和发展,不断升华。
服饰的发展,只能说明惠安女前进脚步的一个侧面。改革开放以来,惠安女视野开阔,从封闭的历史走向开放的现代,这是主要方面。众多惠安女认识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增强了与封建陋习抗争的能力,革除了轻生的陋习。大岞村村干部张韭菜对我说:“如今家家盖新楼,户户有存款,生活好了,观念也起了变化,今天的惠安女想的是致富和贡献,谁还想什么轻生!”
辋川乡社坑村的陈荣妹,一改过去妇女遇困难便轻生的弱点,克服重重困难,把别单位荒废的60亩蛏苗池利用起来养殖对虾,还带领全村600多名妇女发展滩涂养殖。去年,她们养蛏、海蛎、对虾2470亩,总产值达110万元。凃寨乡庄内村年轻女子庄瑞兰,联合26名妇女办起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学习科学种田。3年中,她们的农作物均增产1—4成。随后她又和姐妹们办起了农业咨询服务站,向群众传授技术,还用有线广播讲述农作物生产管理常识。结果,全村红薯亩产3000公斤,小麦300公斤。这个10年前人均收入只有40元的穷山沟终于基本上摆脱了贫困。
惠安女的脚步,从田地走向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登上了商品经济的舞台。一大批有胆识、善经营、会管理的“女能人”脱颖而出。按照惠安县“女能人联谊会”的介绍,我结识了东园锦峰鞋塑厂厂长黄秀玉、石雕厂厂长李亚尾、木雕厂厂长骆丽玉、毛巾厂厂长洪琼华,她们都是从田地里走出来的女企业家。
陪同我参观的是崇武镇44岁的女副镇长康亚华。像她这样登上政治舞台的惠安女不在少数。崇武镇本届人民代表大会96名代表,女代表便有44人;乡镇和村的妇女干部,也都占了一定比例。以往年代,惠安女难得有受教育的机会。如今,成群的女孩子走进了学校。千百年来,惠安女一直在婚姻问题上得不到自由,襁褓中父母订终身,夫妻亲热被视为羞耻事,结婚后长期不落夫家,寡妇改嫁是“大逆不道”。现在,这些防线均已被惠安女的坚定脚步突破。东岭乡去年冬天到今年1月,便有511对包办早婚的青年男女分别解除了婚约或取消了婚期,108对“鞭炮夫妻”主动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
惠安女,迈开了新时代的脚步!
(附图片)
图为正在织鱼网的“惠安女”。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