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拣几十粒米引起的沉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02
第8版(副刊)
专栏:

  拣几十粒米引起的沉思
高扬
“入伏”了,家里的大米生了蛀虫,老伴动手晒筛;在和她重新往米袋里装的时候,撒到地板上几十粒。装扎完了,我就俯身拣地板上的米。一边拣着,忽然想,若是某些青年看见我这种认真的样子,会觉得可笑的吧?!同时也就想起了小时候我听到大人们讲的一个故事:某较为富裕的农民大家庭,儿孙们想吃好的,老头子管得严,吃不成。一天,老头子出去看庄稼,家里人男女齐动手,切馅子,包饺子,却在院子里故意撒了满地黄豆。傍午,老头子回家,一进大门,看见地上的黄豆,十分生气,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弯腰一粒一粒地拣,等到他拣干净,走进房来,家里人早把饺子吃完,而且也收拾得干干净净了。不知“创业维艰”的人,习于奢侈浪费,在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上和老人之间出现了所谓“代沟”,“仔卖爷田不心疼”,古今中外,人所同慨。
完成了这小小的任务,坐在沙发上,点起一支纸烟,不觉陷入了回忆和沉思。我出生在小地主家庭,住室的土墙上挂着一大张楷书的《朱伯庐先生治家格言》。读高小以后,我能够背诵其全文,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句子,我现在还牢记不忘。1936年秋,我在河南许昌灞陵中学当教员。学校停办了,发不出薪水,约一星期时间,我每天只吃两个烧饼,喝一大杯白开水。1943年,太行山根据地闹灾荒,地方干部每人每天定量12两小米(按14两半为一斤的老秤),掺一种带刺的野菜煮着吃,很难下咽。那年5月,国民党在豫北的部队被日寇击溃和部分投敌,农民逃荒,死人横路。8月,我初到豫北地委,住在林县山区河西村,眼看着房东的老婆饿死了,他们十几岁的女儿哀哀地喊妈呀、妈呀那揪人心肺的哭声,现在还像在我耳边响。我们集中一些粮食,组织农民修渠,以工代赈,山区才算没有再饿死人。“大跃进”中,我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60年下放贵州清镇钢厂劳动锻炼,那里职工月粮食定量24斤大米,还强制节约,扣发1斤,有时一天只吃两顿饭,少菜无油,大家体力不支,没法进行强劳动。吃不饱饭,小女儿放学回家,哭着喊饿;老伴害了浮肿病,回北京一年之后才康复。传统的教养和苦难的经历,使我竟在不缺米的今天,“习惯成自然”地动手来拣抛撒的几十粒米!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中认为,“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大概是的吧?但是他说:“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我看未必然。时代不同,对老年人、少年人应作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以粮食为例,现在就不能说老年人都注意节约,而少年人都去浪费。不过,若说老年人比少年人反对浪费者多,恐怕还是不错的。老年人知道粮食可贵,而少年人多数“不知稼穑之艰难”嘛!
节约粮食,国家讲了多年,近来更是讲而又讲。我看到一些报刊文章及其它材料,说是粮食的种植中种子浪费多少,收割运输中抛撒多少,仓储中鼠耗和霉坏多少,人们食用时又损失和丢弃多少,其总数比国家每年进口粮食一千几百万吨还多很多。既然“民以食为天”,既然节约粮食是巩固国本、少耗外汇和整饬社会风气的大事,那么进行全国性的宣传动员,对生产和消费粮食的各环节作节约的严格规定,该是理所当然的了。然而现在却还没有这么做。我们国家大,社会风气变坏已有好多年,生产建设、政府行政开支,以致社会消费等各方面浪费现象日趋严重。我认为,如果像今年“扫黄”活动那样,开展一次全国性的粮食节约活动,就不但会节约粮食,还将起到克服官僚主义、矫正社会浮靡风气的示范作用。
去年,党和政府号召全国人民恢复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大家过几年紧日子;社会舆论对“穷日子当富日子过”的种种恶习也多有谴责。然而,由于“唱工好,做工不好”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在党政领导机关的某些环节相沿成风,只有号召而无全国统一的具体规定和严格纪律约束,过紧日子就难于落到实处。我最近先后听到熟人说过如下几件事:某受表扬的大工业公司,职工福利待遇特高,小孩子从上托儿所到上大学的花费几乎都由公家包下来了。某科研单位,不但以发劳保服名义发高价的时髦服装,而且还发西德拜耳公司的“拜高”杀虫剂和国产的“桃丽斯”、“美加净”洗发膏,男职工也发。某省某干部一家6口人上班,最近一次共领到白糖60斤,短期内吃不完。某有名大医院,不但主动给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开贵重营养药,而且主动开病人不需用的药。类似的怪现象,人言啧啧,使那些患难余生和“誓扫匈奴不顾身”的幸存者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前途忧心忡忡。
古人说:“天下大矣”。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似乎地球已经变小,“天涯若比邻”了。古之宗教家宣传“人类之爱”,今天有些高等洋人也在大嚷“让世界充满爱”。然而从古至今,世界上总是充满着压迫剥削和仇视杀戮,我国就正为某种内忧与外患所困扰。去年以来,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有些国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民怨沸腾,山河因而改变了颜色。若问出现此种可悲的局面“是谁之过欤?”当然是有官守者和有言责者之过也。于是我就想,我不但应该关心和研究我党的建设问题,而且也应该拿起笔来,呼吁全国上下不是说了不做,而是身体力行,真正过几年紧日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