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四大名旦与太湖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02
第8版(副刊)
专栏:

  四大名旦与太湖石
徐城北
据说三十年代初期,王瑶卿曾对四大名旦作过“一字评”,即“梅兰芳的像,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这是作为“通天教主”的王瑶卿,通过长期的观察、品评,最后对四位高足艺术特征所进行的一次集中、典型的概括。应当承认,那时四大名旦当中的任何一位,其艺术都是“文武昆乱不当”的,都可以称作“博大精深”的;然而“惜墨如金”的王瑶卿,竟然只用一个字去概括其艺术特征,不有点过于苛刻了么?其实,这四个字都是“一字千钧”的,都或多或少地概括出他们四位的某些本质特征——“像”对于梅兰芳,不仅指面容和体态上无与伦比,而且也包含了声音上的“音像”和气质上的“心像”。“唱”上的突破性贡献,是程砚秋在“倒仓”带来的困境中,根据前辈指导“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成功果实,是他的勇气与聪明才智结合的结晶。“棒”对于尚小云,表现在传统戏中的规矩与新编剧目中的放开手脚所形成的辩证统一之中,再加上他几乎在每出戏中都不惜气力地“文武带打”,难道还不“棒”得让观众心花怒放?“浪”在那个时代未必是贬义词,较荀慧生稍早或稍后的一些花旦,都把力气往猥亵方向发展,相形之下,荀派的境界就要高明文雅得多了。
还有,这四个字使人念念不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谐音上口,用的是同一个韵母。中国的汉民族自古就偏爱诗歌,无论是士大夫阶层还是劳动人民,诗歌以及它内在的音韵美都已世世代代铭刻在民族性格之中。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近代以来失去了向科学国度进军的良机。这一“阴错阳差”的历史状况反映到京剧一类古典艺术中来,就越发促成实践者忽略对被反映事物的准确分析,而满足于把自己对被反映事物的主观感觉,归纳进“纯感性”的一两个字之中。这固然与实践者文化水准较低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民族习惯和民族性格。
无独有偶,从大文化的范畴来看也是同样。比如园林艺术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太湖石,长期以来的评判标准也同样是谐音的四个字——“瘦”,“皱”,“漏”,“透”。这是四种观察、品评太湖石优劣的不同视角,四者之间没有高低主从之分,但是具体到某一块太湖石,四者就不可能同时并存,评判者就只能主要依据其中某一两条标准进行裁决。“像唱棒浪”是分别评点四个人的四个方面,“瘦皱漏透”是集中并列一个事物可能具备的四个条件。前者是热情点拨发展变化中的“活人”,后者是对已经相对定型的“死物”进行客观评价。点拨“活人”,是为了对京剧这一相对稳定的戏剧形式进行欲穷究竟的探索,换言之,就是想使对京剧的研究达到极致;评价“死物”,却又是为了今后(包括后世)对太湖石的选择超脱灵动起来,使之接近“活”的境界。一切民族的艺术以及负载它的大文化,就是不断继往开来,吐故纳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