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再谈如何启动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05
第2版(经济)
专栏:记者述评

  再谈如何启动市场
——全国银行贷款已增加很多,但相当多的资金变为产成品沉淀下来。
——目前启动市场的关键是启动需求;启动需求可有控制、有选择地增加短线产业的投资。
——技改投资有所下降值得注意。增加这方面投资可能成为启动市场的重要因素。                  
本报记者 皮树义
到7月末,全国银行贷款余额已达13151亿元,比年初增加742亿元,是历史上同期贷款增加最多的时期。然而,资金紧张状况并无好转,要求增加贷款的呼声仍然强烈。即将进入第四季度,正是一年贷款的高峰时期。一些金融界人士担心,照此势头,今年预定的贷款规模很可能被突破,信贷膨胀会再次发生,埋下新的通货膨胀的种子。
资金源源投入,资金仍然紧张,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疲软、产品积压,大量资金沉淀在产成品上。1至7月,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比去年同期增长45.9%。据工商银行对4万户工业企业的统计,上半年新增贷款284亿元,而产成品资金却增加了192亿元,近70%的新增贷款被压在了仓库里。有人说,上半年的工业生产增长是以银行用贷款把产成品买下来为代价的。
产品生产出来,只有卖得出去,才能成为商品,资金才能循环。市场疲软,产品积压,资金循环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向工业企业增发生产资金贷款,只能是买个机器转,产出积压品,压死大量资金。生产越多,产品积压越多,压死资金越多。产品积压是填不满的资金无底洞。
危险的是资金大量投入,但并未相应增加有效供给。1至7月,工业生产仅比去年同期增长2.3%。投入多,产出少,效益差。1至7月,全国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197亿元,下降56%;企业亏损额达15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2%。新增贷款形成的部分购买力,并无可靠的有效供给做保证,而且各方要求银行继续增发贷款的压力仍然很大,很可能造成信贷膨胀,并引发新的通货膨胀。
当务之急是启动市场。这不仅是消除信贷膨胀危险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经济困难的关键所在。要启动市场,就要改变向生产、流通环节过多注入资金的做法,适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启动最终需求,从保产值转向促市场启动。今年1至7月,零售市场仍在低谷中徘徊,社会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1.5%;社会商业统计的28种主要商品,除了猪肉、水产品、彩电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上升外,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至7月,物资系统生产资料销售额也比去年同期下降5.8%。市场持续疲软,说明当前总需求已明显不足。适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带动一系列需求,从而启动市场,解决产品积压问题,填上资金无底洞,促进经济正常增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上要有控制,方向上要有选择,重点支持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重点支持能够增加有效供给、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可以利用现有工业基础,投资少,见效快,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上升的同时,其中的更新改造投资却比去年同期下降3.4%。应当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广开资金渠道,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为控制贷款总量的增加,有的专家建议实行资金的由“流”转“固”,即压缩一部分流动资金贷款,将其转为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对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所必需的流动资金要给予支持;对那些边生产、边积压、亏损严重的企业,则要压缩、甚至不予贷款,以促其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腾出这部分资金用于必要的企业技术改造。银行不是摇钱树,贷款必须有资金来源做保证,必须有借有还,不可能无限扩张,因而贷款也必须坚持扶优限劣原则,讲究资金效益,控制贷款规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